三家中银系险企原董事长相继落马!晋升路径趋同、且存在地域交集

2025年05月24日,12时32分2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7 views 次

(转自:机构之家)

2025年5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功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曾执掌中银保险六年、退休两年的金融老将,成为近年来中银系险企落马的第三位前董事长。

三家中银系险企原董事长相继落马!晋升路径趋同、且存在地域交集

从学者型高管到退休后被查

周功华的职业生涯始于中国银行体系内的“黄金年代”。

1962年出生的他,1995年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加入中国银行,凭借专业背景快速晋升。其履历横跨信贷管理、风险处置、地方分行管理等多个核心领域:历任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处副处长、资产保全部处长,并外派至四川省宜宾市担任市长助理,后回归银行系统,升任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北京市分行副行长。

三家中银系险企原董事长相继落马!晋升路径趋同、且存在地域交集

图中人物系周功华

2016年7月,周功华出任中银保险董事长,肩负起掌舵这家中国银行全资财险子公司的重要使命。2022年底,周功华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卸任,但仅两年后即被查。

周功华的落马并非孤例。2023年以来,中国银行旗下三家险企——中银三星人寿、中银集团保险(香港)、中银保险的原董事长接连被查,形成“塌方式”腐败链条。

2025年3月29日,中银集团保险原董事长葛春尧被查。这位曾在中国银行体系深耕近30年的“老将”,在湖北、四川分行行长任上积累资源后,于2024年调任中银集团保险,却在履职14个月后迅速坠落。更早的2023年3月,中银三星人寿原董事长王建宏,曾任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调查结果显示,其问题直指“靠金融吃金融”“违规干预执纪审查”等核心腐败形态,被批是国有金融企业领导干部以贷谋私、风腐一体的典型。

三家中银系险企原董事长相继落马!晋升路径趋同、且存在地域交集

在中银系险企人事布局中,葛春尧、周功华、王建宏三人,均沿着“分行高管-险企董事长”的路径晋升,最终纷纷落马,这一现象不禁令人对现行的用人机制产生质疑。值得注意的是,周功华曾在四川分行、北京分行任职副行长,与葛春尧(原四川分行行长)、王建宏(原北京分行行长)形成微妙的时空交集,这种交集实在难以用巧合来解释。

从近年金融反腐案例观察,当其中某位操盘手失足落马,整个系统隐藏的关联交易与裙带网络便面临多米诺骨牌效应,不排除存在涉案人员为争取宽大处理而牵出更多核心成员的连锁反应。从葛春尧落马的时间点来看,周功华或许正是这种情况。

周功华案的另一标志性意义在于,其被查时已退休两年。近两年行业中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包括但不限于:新华保险原董事长李全于2023年8月退休,次年9月便被查;人保财险原监事会主席张孝礼2022年辞职,时隔三年,2025年4月被开除党籍;中国人寿原总裁杨超退休14年后,于2025年3月被查,时间跨度之长,令人咋舌。

这些案例共同传递出一个清晰的监管信号:金融反腐没有"过期日"。无论是刚退下的"新退休",还是已淡出多年的"老江湖",只要涉及违纪违法,终将面临“秋后算账”。那些寄望于"时间冲淡一切"的侥幸心理,正在被一个个落马案例击得粉碎。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银保险高级管理人员新增一位人员,楚延鹏,自2025年2月起任公司纪委书记。曾任中国银行北京市崇文支行业务监督部主任、中国银行监察部监察经理、中国银行监察部党风廉政室高级监察经理、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六室纪检监察员、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二室主任、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四室主任等职。

三家中银系险企原董事长相继落马!晋升路径趋同、且存在地域交集

这种将纪委书记单独列为核心高管的特殊安排,既反映出中银集团对保险子公司廉政建设的高度重视,也暗示着在周功华案后,中银保险正在重构更为独立、权威的监督体系。

中银保险近年业绩表现“稳中有进”

尽管有此次落马事件,但中银保险近年业绩却展现出了“稳中有进”的韧性。2024年,其保险业务收入62.12亿元,同比增长2.59%;净利润3.44亿元,综合成本率99.10%,财务投资收益率4.2%、综合投资收益率5.54%,投资端、负债端双双表现良好。

从长期来看,2016年7月,周功华掌舵中银保险,当年亏损开场,但自2017年起便步入了长期盈利的轨道。除了个别年份的波动外,整体业绩呈现出稳步上扬的态势。

三家中银系险企原董事长相继落马!晋升路径趋同、且存在地域交集数据来源:历年年报

彼时中银保险的保险业务收入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2017年规模更是突破90亿元大关。其中,2016年寿险业务保费高达35.86亿元,较2015年的3.38亿元激增近10倍。然而这一高增长态势在2018年戛然而止,当年保险业务收入骤降至60.50亿元。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已没有寿险业务,对比的2017年保费收入也不见寿险业务踪迹。

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叠加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给中银保险的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保险业务收入因此出现了显著下滑,此后数年,呈低速增长状态。车险业务占比经历了先降后升的U形发展,但长期处于承保亏损状态。在非车险业务领域,健康险成为公司第一大险种,并持续增长,但同样面临承保亏损的困境;责任险规模稳步增长,为公司贡献较多承保利润;但意外伤害保险规模持续萎缩,拖累了非车险业务的整体发展。

三家中银系险企原董事长相继落马!晋升路径趋同、且存在地域交集数据来源:历年年报

关联交易数据显示,2024年,中银保险向中国银行及其分行提供的保险服务交易额达到18.62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公司整体保险业务收入的30%,显示出集团内部业务的稳健增长。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及其分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所获得的代理费却出现了18.3%的同比下降,至2.68亿元,但仍占公司整体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38.7%。这一升一降之间,反映出中银保险支付给中国银行的费用或许仍存在优化空间。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