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把吸尘器做成了扫把,还不缠头发
它是一把
神奇扫帚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一个人租住在一个小房子里。面积不大,物件不少,做起清洁来辗转腾挪。我想过买一台吸尘器,但想想不太够放。
于是我买了一把扫帚。
后来,住房变大了,家具物件也更多了。我也买了吸尘器,但直到今天仍然觉得扫帚很好用。吸尘器仍然太大,而且清理维护起来也不轻松;它们往往头重脚轻,长时间握持会感觉有点累。
这些痛点,今天已经被戴森一一化解。这家以工程师与设计师文化著称的品牌,又一次创造了工程奇迹:PencilVac,一款机身直径只有 38 毫米的家用吸尘器。顾名思义,戴森认为它像一支铅笔那样简单和易于操作。如果让我来形容,它就像人们期待已久的一把「电子扫帚」,一根解决所有地板清洁需求的「如意金箍棒」。
爱范儿在戴森东京发布会现场了解到,PencilVac 从 2021 年左右开始构思和设计,经过数千次迭代,最终实现了将马达、吸力输送机制,以及尘仓,都内嵌到 38 毫米直径的机身内部。
这种全新设计的结果,就是 PencilVac(除了吸头外)就是一根笔直的棍子。
「38 毫米是我们经过无数次涉及迭代和用户测试,得到最优握持手感的结果。你会发现我们几款其它产品的握柄直径也是 38 毫米,」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爵士在专访中告诉我。
马达:工程奇迹
PencilVac 内置了戴森最新研发的,直径仅 28 毫米的 Hyperdymium 吸尘马达。在戴森历史上,这是公司独立设计并且顺利完成商业级生产的,最小尺寸的马达。
它既复杂也简单:
复杂在于它尺寸很小,克服了材料、磁场线圈、14 万 RPM高转速下的耐用性等多个方面的重重困难;
简单,则在于它就是一个马达,没有戴森气旋 (Cyclone) 技术的复杂气路设计,直截了当,向吸头方向供应强大、稳定的吸力。
戴森高级设计经理、PencilVac 设计负责人内森·麦克林恩 (Nathan McLean) 对爱范儿表示, 这款 28 毫米直径的全新马达,能够提供约 50 空气瓦特 (AW) 的吸力,且在吸头处的吸力损失几乎不计。
我向戴森老爷子提问,为什么要做这么小的马达,以及为什么不在气旋式马达基础上做改进?
他说,「因为气旋马达太大了,(在 38mm 的产品形态里)放不下了。我们需要一个很小的马达,所以必须重新设计。你知道的,我们总是先构思产品,然后才去解决产品带来的工程问题。我是工程师,我也希望工程师能够决定一切。但这次不一样。」
尘仓:「针筒」式设计,不产生尘雾
顺着气路往下,就到了尘仓。
麦克林恩告诉我,尽管戴森在过去多次实现吸尘器尘仓上的创新,但在主流的气旋式产品上,用户仍然经常抱怨尘仓不好清理,难免弄脏自己的手,并且总是会制造「尘雾」(dust cloud)。
PencilVac 采用了一个长条形的尘仓,最大限度解决了此类痛点。清理尘仓的操作是「针筒式」的:把机身对准垃圾桶,一推,一拉——简单的一组往复动作,既倒干净了灰尘,又清理了尘仓。
虽然容积只有 80 毫升,但戴森加入了空气压缩技术,使得尘仓装下更多的灰尘。不仅如此,PencilVac 的气路设计,使得吸进来的物体在能够聚集在尘仓顶部,不会在作业期间阻塞后进来的灰尘。
停止作业后,PencilVac 的尘仓设计,能够确保作业时吸上来的脏东西全部附着在金属网格上,而不是因为静电被吸附在尘仓内壁上;清理时,尘仓内有一个「刮刀」,能够完整地刮掉绝大多数的尘土和头发。
吸头:头发「0 缠绕」
再往下就到了吸头。PencilVac 标配的是全新设计的四联式 Fluffycones 锥形滚刷吸头。
过去,Fluffycones 更多用在戴森吸尘器的附带配套迷你吸头上。而这一次戴森不仅彻头彻尾地升级了锥形吸头的技术,还将它用在了标配吸头上。
在构思 PencilVac 之初,戴森希望能让吸头的边缘能够维持高性能吸力,从而更好适配狭窄角落。经过数十个版本的滚刷迭代(下面视频只展示了 4 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于是工程师们又回到了 Fluffycones 锥形滚刷上,从零开始重新设计。
首先,单个滚刷的用料和设计进行了升级,使用了碳纤维和绒布,不仅能抓住头发,还能在旋转过程中有效分解发团,确保所有的头发都进入气路,不残留在滚刷上。
更重要的是,四联式锥形滚刷吸头的气路进行了重新设计:头发从吸头的任何位置进入,沿着滚刷由粗向细(由中间向边缘)移动,过程中发团被拆解,然后沿着气路被吸入中央底部的「领结」式吸尘口,最终进入尘仓。
这种全新设计的气路,有两大好处:
发团逐渐分解,实现滚刷上的「0 缠绕」
不是最大限度保留边缘吸力,而是边缘和其他部位的吸力相同(甚至在特定情况下更高)
再配合连接吸头与机身的万向节,用户可以轻松旋转吸头,深入到难以清理的狭窄角落里,吸走顽固灰尘。
人体工学:就像一把扫帚
我在新品体验区摆弄着 PencilVac,一只手抓着上端,另一只手抓着中间,一边左右摆动,一边后退——就像在用扫帚和拖布一样。
没有发明吸尘器之前,人们都是这样扫地和拖地的。但吸尘器的问世,反而让吸地这件事变得有点累。
常规吸尘器,以及戴森的气旋式吸尘器,最重的两个地方位于机身的两端(吸头和机身/握柄)。你会发现这种重量分配就像杠铃一样,如果是大面积有顺序地后退式吸尘作业,就还好;但凡需要在狭窄区域操作,就很难摆弄了,用不了多久就要肩膀、胳膊、手腕酸痛。
PencilVac 不一样,它的重心分布非常「均匀」,握持手感也刚刚好。用设计师的语言描述就是「符合人体工学」,而用我自己的话说,它就是一把扫帚。
采访中戴森老爷子问记者对新产品的感受,我脱口而出上面这句话,又加了一句:如果我负责这个产品,我会叫它「e-broom」——这个命名太土,被他打回去了。
但老爷子还是给我挽了尊:「在设计阶段,让产品的使用体验接近扫帚,确实是我们的关键灵感之一。这是最符合直觉的。」
这可能也是迄今为止最昂贵的扫帚,日本建议零售价 84920 日元。
中国市场上市时间、价格、国补情况暂未确定。但爱范儿了解到,戴森中国正在和有关部门沟通测试,从而确保「零缠绕」能够打出来,且遵守中国广告法。
这是好消息,毕竟戴森是一个几乎不怎么宣传参数和性能的品牌——但「零缠绕」这三个字,是 PencilVac 这个产品最核心的参数,是对用户有实际体感,真正有意义的数字。
所以,不妨等戴森搞定了这三个字,产品再上市也不算晚。当然你可能看出来了,我是挺着急的。因为 V8 我是真的不想再用了。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