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暴跌超七成,“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如何走出盈利困境?

2025年05月23日,17时47分54秒 国内动态 阅读 7 views 次

“非洲手机之王”遭遇“滑铁卢”?

4月28日晚间,传音控股(688036.SH)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超过七成,这创下了上市以来最大单季跌幅的纪录。

5月21日,传音控股股价报收74.76元,市盈率(TTM)为19.32倍,总市值为852.53亿元,较巅峰时已跌去约58%。

在这家以雄霸非洲手机市场而闻名的企业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缘何风光不再?

连续三个季度业绩下滑

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单季跌幅

公开资料显示,传音控股是一家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及品牌运营的企业。2006年,传音控股创始人竺兆江在看到非洲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后,成立了香港传音科技,将目标锁定非洲。2018年,传音成功超越三星,成为非洲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并在此后多年稳居榜首。

2019年,借助在非洲市场的成功,传音控股顺利登陆科创板。上市后的传音控股发展迅速,营收从2018年的226.46亿元一路猛增,到2024年已达687.15亿元,六年时间营收翻了约3倍;归母净利润更是从2018年的6.57亿增长至2024年的55.49亿 ,六年时间净利润翻了约8倍。

然而,到了2024年,传音控股的业绩增长态势发生改变,营收、净利双双降速。财报显示,全年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31%,较之2023年的33.69%的同比增长率降速明显,同时也是上市以来的第二低增速;归母净利增速更是仅0.22%,与此前高速增长期相比,明显放缓。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更是大幅下滑,实现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大降69.87%,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单季跌幅。

分季度来看,传音控股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业绩下滑了。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今年整体表现不佳的基调就已定下,该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却掉头向下,同比减少了22.31%。而接下来的三个季度,传音控股更是连续地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情况。

业绩表现不佳,这也给现金流的情况带去了影响。2024年传音控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8.48亿元,同比大幅减少达76.05%;到了2025年一季度,甚至是净流出状态,净流出7.41亿元,同比减少了583.95%。

非洲市场优势渐失

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双双下滑

为何传音控股业绩突变?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外部因素之一。

近年来,传音控股的“非洲手机之王”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从市场份额来看,虽然传音目前仍占据首位,但已呈现下滑趋势。

据Canalys数据,早在2022年第二季度,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的市占率还高达57%,彼时排名第二的小米市场率仅7%。

2024年第四季度,传音控股在非洲的出货量占比已经降为49%;然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8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转发的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中,传音在非洲市场出货量占比进一步下降到了47%;另一方面,小米在非洲市场的出货量占比为13%,同比增长32%。

在非洲市场,传音控股曾经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和本地化运营策略,构建起坚固的市场壁垒。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主流手机厂商涌入,其优势正逐步被侵蚀。

营收增速和毛利率方面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面对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的营收降速明显,从2023年的同比增长33.69%骤降至2024年的2.97%,甚至还拖了整体营收增速的后腿;毛利率则减少了1.46个百分点,从2023年的30.97%下滑至28.59%。

随着竞争加剧,传音不仅市场份额受到挑战,产品盈利能力也在下降。

净利暴跌超七成,“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如何走出盈利困境?图源:传音控股2024年财报

研发投入长期不足

分红比例仍高达六成

其他厂商“贴身肉搏”,传音控股也不得不积极应战。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传音控股的销售费用高达48.36亿,大幅增长11.72%;销售占比达7.04%,在期间费用中占比超过50%。其中,主要的增加来自于宣传推广费的大幅增加,2024年该项增长了3.2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净利暴跌超七成,“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如何走出盈利困境?图源:传音控股2024年财报

研发投入方面,传音控股也没落下,2024年,传音控股的研发费用为25.17亿元,同比增加了11.55%。

然而比较来看,却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研发费用虽然年年升高,但其销售占比始终仅在销售费用率的一半左右。

而与小米、OPPO等竞争对手相比,传音在研发投入上的差距就更加凸显出来。

在今年3月的发布会上,雷军向外界公布了小米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他介绍,小米在2021年至2025年的五年间,共投入105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而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小米的科研投入预计将达到300亿元。

不止是费用上存在差距,在成果上也差距巨大。

据财报,截至2024年末,传音控股累计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仅有1201件。与之对比,据《OPPO创新与知识产权白皮书》,截至2024年3月31日,OPPO的全球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0万件,授权量超过5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91000件,在所有专利申请中占比91%。

此外,目前高通、诺基亚等企业已在印度、德国等重要市场对其发起专利诉讼,潜在的专利纠纷风险可能干扰公司在这些关键市场的正常运营。

在传音控股连续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的同时,传音控股股东也悄然“离场”。

东方财富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传音控股前十大股东中,万年县传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万年县传音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分别持股2.12%和1.30%,但在2024年财报发布时,上述两家企业已不在列。

净利暴跌超七成,“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如何走出盈利困境?图源:东方财富终端

此外还有其他大股东减持。万年县传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更名后为新余传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在2024年第三季度时的持股比例尚为1.53%,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时已经降到了0.91%,持股数量从1727万股降到的1040万股。财报显示,本次传音控股拟派发现金红利17.11亿元,占比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0.83%;加上半年度的权益分派,总计占比归母净利润达到61.65%。而这一分红决定的背景是业绩连续三季度下滑、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归负,这不能不让市场产生分红合理性的疑问。

净利暴跌超七成,“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如何走出盈利困境?图源:传音控股2024年财报

曾经的“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如今深陷困境,非洲市场竞争加剧,长期以来的研发投入不足现在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突破困局,将是传音控股亟待解决的问题。(《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