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饮料攻防战:互相卷进对方的赛道

2025年05月23日,09时34分18秒 国内动态 阅读 2 views 次

写在前面:

酒业调整期持续演进,以精酿啤酒、预调酒、无醇酒、果酒、米酒、西打酒、低度气泡酒、国产威士忌等为代表的“新式酒饮”持续扩容,百花齐放的“新酒饮”成为酒业谋增量的重要方向。酒企也不再满足于传统酒类,纷纷加码无酒精饮料等其他品类,打破酒水、饮料的界限。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创新酒饮的新动向,解码酒业乃至饮料行业持续变化的竞争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重庆报道

6块6的鲜啤、9块9的IPA、3公里内免费外送……哪家啤酒这么卷?

家住重庆龙头寺的刘诚,前不久就发现了这样一家极具性价比的啤酒。之所以说性价比高,是因为这家主打鲜啤的门店,除了常规的鲜啤,还覆盖了果啤、茶啤、奶啤、IPA等热门的精酿品类,但一杯500ml的啤酒,只卖几块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5月下旬探访发现,这家名为“鲜啤福鹿家”的啤酒门店开设在重庆主城区一处高层小区楼下,前店面积仅有几个平方,店内无座,只在外摆放了几把露营椅,方便到店消费的顾客,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后方的酒库,通过十几个酒头输送到前店。

从店面格局和招牌风格来看,这家啤酒并不像近年兴起的精酿啤酒馆,更像是一家奶茶店。

啤酒、饮料攻防战:互相卷进对方的赛道(重庆主城一家鲜啤福鹿家门店,21记者摄)

克制的店面投入,解释了其如何做到低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单了明前龙井、勇士IPA等三杯啤酒,麦汁浓度都在10度以上、酒精度最低4.5度,总价不到27块钱。店员介绍,店内啤酒按照一斤(500ml一杯)起卖,也有优惠套餐可选,门店附近3公里可以免费配送。

当动辄三四十块钱一杯甚至更贵的精酿啤酒,打出了6块6、7块7、9块9的地板价,其吸引力骤然提升。

去年以来,鲜啤福鹿家加快了在全国布局的速度,尤其今年随着啤酒旺季到来,更多媒体开始关注到这家“以茶饮思路做精酿”的新物种,高呼“蜜雪冰城闯入了啤酒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咨询鲜啤福鹿家、蜜雪冰城了解到,鲜啤福鹿家目前和蜜雪冰城并无任何股权、经营上的关联,为互相独立的经营主体。但在宣传上,前者有意无意“借用”了后者的名气获客,称创始团队来自蜜雪冰城、与后者共享供应链冷链,部分门店也会宣传其与蜜雪冰城是一家,加上其十多万元的开店成本门槛也更低,因而吸引了投资者广泛关注。

业外资本做啤酒,啤酒企业也开始推饮料了。

重庆啤酒燕京啤酒先后都推出了汽水品牌,前者的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汽水已经在云南、新疆、重庆市场铺货,后者的倍斯特嘉槟汽水也已走出内蒙古进入全国市场。青岛啤酒前不久宣布与青岛饮料集团整合,后者的崂山矿泉水、崂山可乐、崂山白花蛇草水等饮料产品将纳入麾下。

综合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管理层此前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交流来看,啤酒与饮料在生产、渠道、供应链等环节高度协同,加码饮料业务有先天优势。

啤酒企业跨界抢生意,一些饮料企业也在反向加码酒饮。

元气森林前不久正式推出了气泡酒产品“浪”,东鹏饮料去年也推出了VIVI鸡尾酒,可口可乐、农夫山泉更早的时候都推出过类似的低度酒,瞄准的都是RIO锐澳领跑的低度预调酒市场。此外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茶饮品牌也都尝试过小酒馆业态推出酒饮产品。

啤酒和饮料都是典型的快消品,具有高复购、强流通、低货值等特征,伴随着近年品类、模式创新,两者的行业边界愈发模糊。在这场围绕数万家连锁商超、数百万家零售终端、800万+餐饮店的争夺中,谁能抢到更多消费者?

啤酒企业争卖饮料:协同效应和前景忧虑

在老牌餐饮店扎堆的重庆九龙坡区科园四路美食街,坡区老住民冯昆最近发现,常去吃夜宵的虹宏大排档最近出现了一款名为“天山鲜果庄园”的新汽水,一瓶8块钱,“橙味的,和大窑、北冰洋很像”。

这款产品来自上市公司重庆啤酒,今年在新疆、重庆两大基地市场全面铺货,在重庆已经进入了火锅、烤肉、小酒馆、海鲜大排档等各类餐饮渠道。和市面上的一些橙味汽水不同,天山鲜果庄园加入了代糖、主打低糖、低负担。

而在广西、北京、湖北等燕京啤酒的基地市场,不少消费者也发现餐饮店、超市出现了一款名为倍斯特嘉槟的汽水。这是燕京啤酒今年推出的全国化饮料大单品,有橙味、荔枝、复合果味三款,此前在成都春糖会上高调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广西、湖北、河南、山西等市场都有消费者反馈该产品已在当地上市。这当中,多数餐饮渠道同时也是燕京啤酒产品覆盖的终端。

啤酒、饮料攻防战:互相卷进对方的赛道(重啤和燕京今年双双力推汽水品牌,实物图来自网络)

不只是碳酸饮料,饮用水、功能饮料也已经进入啤酒企业的“能力圈”。

5月中旬,乌苏啤酒在新疆市场推出了“电持”,标志着重庆啤酒进入功能饮料赛道。这款产品同样采用低糖设计,除了功能饮料常见的牛磺酸、烟酰胺等功能性成分,还加入了天山雪莲提取物。

燕京啤酒旗下主导广西市场的漓泉啤酒,去年推出了天然矿泉水“猫山元汽水”,继续扩大燕京啤酒的非酒精饮料业务板块。

而早在2020年,青岛啤酒集团就已经收购了雀巢的部分饮用水品牌,后成立了健康饮品事业部。今年3月,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进一步将后者的崂山矿泉水、崂山可乐、崂山白花蛇草水等饮料品牌纳入麾下。

啤酒企业为什么集体加码饮料?

食品饮料分析师朱丹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其实是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五多战略”的具体体现,啤酒和饮料在渠道、供应链、目标消费人群等环节本身就存在交集,存在资源整合的可能性。

渠道协同、跨界难度相对较小,是啤酒企业的主要考量。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5月上旬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流时表示,重啤在重庆、新疆等强势市场有分销优势,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渠道、人员去覆盖新的品类,而且这些产品也都在自有工厂生产,对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也会有提升,“拓宽品类对我们争抢市场份额是好事,对提升工厂效率也是好事。”

燕京啤酒给出的解释,除了同样提到饮料与啤酒的协同效应,还谈到了两大行业一升一降的趋势。

在5月中旬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推出倍斯特汽水主要是考虑三方面原因:市场趋势与消费者需求、行业竞争、啤酒与汽水的协同效应。

啤酒和汽水在生产设备、供应链、终端渠道(餐饮、商超)方面高度协同,软饮料市场规模庞大,增长潜力显著。”耿超表示,“虽然燕京近几年连续保持增长态势,但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同比下降1.9%,而同期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以8.58%年均增速在持续发展,预计2027年达1622亿元。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收入接近1800亿元,切入碳酸饮料市场意味着找到另一个体量相当的天地。而功能饮料近年的市场规模同样是1500亿元上下,包装饮用水更是至少2000多亿元的大赛道。

面临啤酒主业增长乏力,借助优势市场的渠道优势切入市场更广阔的饮料品类,是一个看上去顺理成章的逻辑。

攻防战:卷品类、卷价格、卷渠道

然而,饮料行业的竞争烈度,比啤酒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具体看几大饮料赛道,市面上都早有主导品牌。

在包装饮用水市场,即便是娃哈哈、农夫山泉这样的老牌玩家,今年也打得不可开交,此外怡宝、景田、康师傅、可口可乐的份额也不可忽视;碳酸饮料市场上,除了两大外资外,大窑、北冰洋、健力宝等是国产汽水老字号,元气森林以零糖这一差异化优势异军突起,此外冰峰、汉口二厂、天府等品牌在各自基地市场都有一定存在感。功能饮料领域则有红牛、东鹏等年收入百亿级的玩家。

面对这样的局面,啤酒企业的饮料新品如何突围?

在选择具体饮料品类时,啤酒企业并没有冒进,而是从熟悉的既有业务出发,从优势市场拓展覆盖。

在推出天山鲜果庄园汽水之前,重啤去年在云南已先行一步推出大理苍洱橙味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汽水原本是乌苏啤酒的一款地方汽水品牌,而大理苍洱汽水品牌也是来自重啤旗下的大理啤酒。近期在新疆推出的电持,原产品是嘉士伯在欧洲市场推出的Battery,中文名取其谐音。

啤酒、饮料攻防战:互相卷进对方的赛道(乌苏啤酒推出的电持,来自嘉士伯在欧洲的功能饮料Battery,企业供图)

燕京啤酒的倍斯特嘉槟汽水情况类似,其本身是燕京包头雪鹿公司的一款地方汽水。而旗下漓泉啤酒推出天然水之前,燕京啤酒多年前就有燕京矿泉水,是北京人熟知的老牌国货。

除了圈定强势市场、主抓优势的现饮渠道,还是要卷价格。

在重庆主城,天山鲜果庄园汽水瓶装定价8元,与大窑、北冰洋等竞品瓶装产品在餐饮渠道价格基本一致,但近期刚上市优惠价给到6元。在重庆区县和四川部分县市,一些经销商推出了40元一件(12瓶)的促销,平均一瓶才3元。

在中国市场,价格是饮品的核心竞争指标。

有啤酒企业、饮料企业的人士近期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流时不约而同地表示,现在推新产品非常卷,无论线上线下渠道,初期多掏费用换市场是难免的。

前文提到的鲜啤福鹿家,低价同样是其当前开拓市场的重要卖点。其门店十多款鲜啤产品,标价最高只有9块9。作为对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隔壁一家烧烤店刚好看到,青岛啤酒一款主打新鲜口感的经典扎啤,麦汁浓度、酒精度都要稍低一些,3L装优惠价68元,相当于500ml11.3块钱。

不仅面向消费者的卖价要卷,面向经销商的加盟费用也要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鲜啤福鹿家招商人员了解到,目前加盟鲜啤福鹿家,一家门店的总投资费用一年在6.35万元到6.85万元之间,名义上免收加盟费,但需要缴纳2.5万元的设备款、2.5万元的首批啤酒液(及耗材、工具),以及各5000元/店的推广费、保证金等,此外每年要收取6500元的管理费。

此外还有装修和房租费用,前者一次性在4万元到6万元左右,后者取决于地段一个月多在几千元。招商人员表示,门店一般在20至30平方米,最低面积15平方米。

也就是说,最低12、13万元成本就能开出一家鲜啤福鹿家,而蜜雪冰城目前加盟费要二十几万元。

低价抢市场的道理也用于饮料品牌,无论是包装饮料,还是现制茶饮/果饮。

即使是在对饮料价格相对最不敏感的便利店渠道,各类型的饮料尤其是茶饮、果饮、碳酸饮料依然会经常开展促销战,第二瓶半价/低至X元、满减、积点兑换等活动层出不穷。

三得利的饮料产品在中国便利店渠道已经占据了一定份额,尤其乌龙茶已经发展成涵盖多款风味、不同糖度的大系列,但三得利在优势的便利店渠道推新品,也需要遵循常见的促销手段,而其在日本本土市场,则很少有以价格优惠为卖点的促销,更常见的是限定款、联名款等提高稀缺性、附加值的形式拉动销售。

这样一个本就价格高度敏感的市场,现在门槛还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对新进入的各类企业意味着更高的竞争烈度。

朱丹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提到,原来饮料企业要有3000箱定制才可以生产,现在很多1000箱也能做。

“如果品控、设计、渠道、产品做得很好,你的渠道力、产品力以及你的运营能力都很强,(进入饮料行业)是可以的,但你的产品创新迭代的速度还要很快,否则也是很快就没得玩了。”朱丹蓬说。

饮料企业做酒饮面临挑战:定位、渠道、品质

如果说啤酒企业做饮料,可能低估了饮料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饮料企业做酒饮,则有可能低估消费者对酒饮品质的要求以及渠道铺货的重要性。

前不久,元气森林推出了低度气泡酒“浪”,成为又一家切入预调酒的饮料品牌。这是其2020年之后再次加码预调酒,并且表示这次专门组建团队认真进入酒饮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注意到,“浪”目前有西柚、柠檬两个口味,都采用伏特加为基酒,酒精度直接拉高到9度,容量500ml。对比竞品来看,可以说这款直接对标了RIO以易醉著称的强爽系列。其价格单罐最低10元,也与RIO的强爽系列接近。

啤酒、饮料攻防战:互相卷进对方的赛道(元气森林再次推出“浪”气泡酒,来自品牌宣传)

在此之前,大批饮料企业前仆后继推出了低度预调酒产品。

东鹏饮料2024年推出VIVI鸡尾酒,同样是以伏特加为基酒,酒精度分别5%、8%,有柑橘、白桃、青提三个风味。统一2023年推出的气泡酒“Uni-Wonder”同样酒精度为8度。

更早的时候,可口可乐推出的托帕客,酒精度在4.7%,娃哈哈的Kelly One推出“三度半”。酒精度3.5%。农夫山泉2020年推出的TOT气泡饮其中一款是米酒风味,酒精度更是只有0.5%。

然而这一批产品,在市面上并没有掀起水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几大电商平台,发现VIVI鸡尾酒、TOT气泡饮、托帕客在几个平台都不见踪影,KellyOne旗舰店只有乌龙茶产品并无酒饮,Uni-Wonder的产品仅有一些第三方店铺销售,还是因为其一款桑格利亚汽酒风味饮料进入山姆成了“网红”。

回过头来看,这些饮料企业的低度酒产品,要么目标消费群不清晰,要么市场投入不足。

5度以下的低度酒,度数对于男性酒饮消费者而言偏低且偏甜,从风味上也多是满足女性消费者的微醺饮品。目前国内面向女性的低度酒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还尚未成为消费主力。

5度以上尤其8度、9度的预调酒,基本对标RIO,但其热度主要在线上渠道,需要较高且持续费用投入才能铺开的商超、餐饮渠道,铺货和曝光都不足,同时酒质也是这类度数稍高的预调酒要面对的特殊命题,因为糖与烈酒混合更容易造成宿醉,这对基酒酒质提出了要求。

卷土重来的元气森林,在“浪”气泡酒的宣传文案中,就提到了“好基酒”,似乎也是在回应消费者对酒质的要求。

但无论啤酒还是饮料企业,面临各自主业的阶段性平台期,近一两年似乎都激发了新的发展动能:像更早遇到瓶颈的国外同行一样,继续向跨品类、多品牌布局的综合饮品企业发展。而回过头来看,国外知名饮品企业的功能饮料、碳酸饮料、预调酒产品,也都经历了较为漫长的产品定位探索和消费者培育,但一旦抓住核心消费者、找准消费场景,在品质、品牌有足够优势的情况下,就有机会成为长期热卖的大单品。

换言之,啤酒企业、饮料企业之间的攻防战,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刘诚、冯昆为化名)

责任编辑:王翔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