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压国会山力推“美丽大法案”,为何最终未将关税纳入
为了确保上任后第一份“政绩”尽快落地,美国总统特朗普正施压国会共和党议员,要求他们通过所谓的“美丽大法案”(Big, Beautiful Bill)。
当地时间5月20日,特朗普前往国会大厦与共和党议员举行闭门会晤,警告后者若法案未通过,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的减税措施将于年底到期,纳税人将面临高达68%的税负增长。他早些时候还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不需要共和党中的‘作秀者’。停止空谈,立即行动!”
当前,这份法案虽于上周日(18日)勉强通过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但因共和党党内分歧和财政担忧,进展受阻。不过,该法案并未将特朗普关税措施的收入也纳入财政计算。
投资管理咨询公司美世(Mercer)亚太地区多资产负责人西斯特曼斯(Cameron Systerman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税的提高相当于销售税或增值税的增加。他认为,延长今年到期的减税措施将对消费支出和经济有利,但“目前这些措施很可能已经被纳入消费者预期和市场预期中”。
共和党内部在吵什么
上述法案延续了2017年TCJA的多项核心条款,并新增数十项税收政策。它永久延长个人所得税率和税级,提高小企业设备支出的扣除门槛,限制抵押贷款利息等逐项扣除并设定35%的最高额度,同时将州和地方税(SALT)扣除上限调整为已婚夫妇3万美元、其他纳税人1.5万美元。
与此同时,法案引入了一些高成本新政,如免税加班费、餐饮小费和汽车贷款利息,并为老年人新增标准扣除,预计四年耗资3000亿美元,若延长实施,十年成本将翻倍。此外,它准备削减拜登政府时期《通胀削减法案》的绿色能源税收抵免约5000亿美元,取消电动车和住宅能源产品抵免,收紧医疗保险保费税收抵免约20%,并加强免税规则。
根据税收基金会的研究,该税改法案将使联邦税收收入到2034年减少约4万亿美元。美国“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CRFB)则估计,未来十年内这使美国国家债务增加超过3.3万亿美元。
当前,共和党内部争议主要集中在“将SALT扣除上限提高至3万美元”这一条,该额度是当前1万美元上限的三倍。
根据税收基金会的解释,SALT扣除允许纳税人从联邦应税收入中扣除更多州和地方税,如房产税、销售税等,降低联邦税负,但主要惠及高税收州,如纽约、加利福尼亚和新泽西州。美国智库“两党政策中心”数据显示,这些州的平均SALT扣除额接近1万美元,远高于南达科他州、怀俄明州等低税收州的5000-6000美元,后者从上限提高中获益甚微。
肯塔基州共和党籍众议员马西(Thomas Massie)称自己被特朗普在会面中“点名批评了八次”,他表示,这一措施将大大惠及蓝州富裕阶层,尤其是纽约和加州等州富裕人群,并大幅增加赤字。来自纽约州、新泽西州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多位共和党议员则表示,若SALT上限不进一步提高,就将阻挠该法案。
由于共和党在众议院仅以220席对213席占据微弱优势,为了通过该预算案,特朗普能承受的党内反对票极为有限。在所有民主党议员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共和党阵营中“倒戈”的人数少于3人才能通过该法案。
为何未将关税收入纳入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5月16日的计算,上述法案将在2025年至2034年期间使债务增加3.4万亿美元,并在2055年前增加15.3万亿美元债务。到2055年,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将达到200%。
瑞银(UBS)在上周发布的报告中称,当前,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平均适用关税率为15%,是今年1月前实施的2.5%税率的六倍。从名义收入角度看,美国的年度关税收入将从800亿美元增至4900亿美元。
据报道,共和党议员曾短暂考虑将特朗普的进口关税纳入立法,但最终决定放弃。
一方面,民调持续显示,关税措施不受美国选民欢迎。根据民调机构益普索(Ipsos)4月底的报告,64%的受访者不赞成特朗普处理关税的方式,72%的美国人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将在短期内引发衰退。盖洛普民调也发现,近90%的美国人认为关税将推高商品价格。
上周,密歇根大学发布的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0.8,创下有史以来的第二低水平。费城联储银行5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调查也显示,美国企业计划削减资本支出,部分原因是对关税推高成本的担忧。
另一方面,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关税很难成为一种可靠的收入来源。同时,关税将减缓美国经济增长,导致其他税收收入下降。例如,关税已引发不确定性激增,抑制企业投资和招聘。亚特兰大联储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高管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平均减少13%的招聘和16%的投资。
牛津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主任梅伊(Ben May)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即使关税税率有所降低,不确定性依然是经济活动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对投资的影响。“特朗普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反复……现在不是对投资预测作出更大调整的时候,我们仍然认为不确定性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延缓投资。”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