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025财年交卷:云集团领涨11% 核心业务怒赚4000亿

2025年05月20日,19时48分46秒 科技新知 阅读 5 views 次

阿里2025财年交卷:云集团领涨11% 核心业务怒赚4000亿

出品 | 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作者 | 李姝

编辑 | 丁广胜

在2025财年阿里巴巴交出了一份“用户与AI双轮驱动”的成绩单。

5月15日,阿里巴巴(下称阿里)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阿里营收为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为298.47亿元,同比增长22%。(注:阿里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为2025财年)。

阿里2025财年交卷:云集团领涨11% 核心业务怒赚4000亿

2025财年全年,阿里营收为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581.2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淘宝、天猫、闲鱼、1688等在内的淘天集团Q4营收1013.69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营收为4498.27亿元,同比增长3%;包括阿里云、钉钉、夸克等在内的云智能集团Q4营收301.27亿元,同比增长18%。全年收入更是达到1180亿元,年度收入同比增幅达11%。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见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聚焦核心业务,推动AI+云成为我们长期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阿里还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业绩发布后,阿里股价跌约8%,明显跑输大盘。摩根士丹利Gary Yu及其团队认为,阿里的股价下跌主要源于市场对阿里云业务20%增长的过高预期,但实际公布的18%增速符合大摩的预测。同时,考虑到行业需求超过供应、千问模型的协同优势和AI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云业务的增长逻辑依然稳固,预计下一季度能实现22%的收入增长,而这将成为股价回升的重要催化剂。

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中,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针对云业务增速细节作出解读,指出一季度增长数据需结合春节周期特性客观看待:“一、二、三月里因为包括春节,很多节奏其实并不是像正常的月份那样平均,所以我认为参考的意义不大。但是在春节前后,我们确实有相当多的新客户的需求,这些新客户的需求大部分由推理应用或者推理场景推动的。实际上,真正的大规模需求上线可能是在后面这几个月,也许是在二月、三月甚至四月、五月。因此,我觉得后面几个月的增速看上去可能会更接近于大家可以预测的正常工作情况。总而言之,我们看到‘由推理带动的客户需求’还是在持续、稳定地往上走。

淘天营收1013.69亿元 菜鸟却拉了后腿

“用户为先” 战略正在重塑阿里电商根基。

淘天集团作为阿里电商核心板块,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013.69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创6个季度新高,远超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平台对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如通过发布《淘宝网开店规范》《无货源店铺实施细则》等系列规则,严厉打击违规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平台交易环境持续向好。

阿里2025财年交卷:云集团领涨11% 核心业务怒赚4000亿

截至第四季度,88VIP会员数突破5000万,这一高净值用户群体的持续扩大,不仅带动了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用户的粘性进一步提升。

在国际业务方面,阿里国际数字集团同样表现出色,第四季度营收335.79亿元,同比增长22%。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启动出海,今年以来速卖通持续加码“百亿补贴”,加大品牌扶植力度,吸引了包括宇树机器人在内的众多高科技企业出海,推动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经调整EBITA转正,实现盈利。第四季度营收为55.54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49.45亿元增长12%,主要是由于优酷经营业绩改善。

本地生活集团第四季度营收为161.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28亿元增长10%,主要由高德和饿了么的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的收入增长所带动。

菜鸟却成了六大核心业务中唯一拉后腿的,第四季度营收为215.73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245.57亿元下降12%。而这也是阿里电商业务进一步整合物流服务的结果。

“CPU计算正转向AI计算” 云集团营收301亿

AI 浪潮正成为阿里云智能集团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5财年第四季度,云智能集团营收301.27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这一爆发式增长,得益于阿里云在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及行业应用场景的全面布局。

阿里2025财年交卷:云集团领涨11% 核心业务怒赚4000亿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就上季度而言,云业务的营收增速提升到了18%,这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受益于AI相关需求的带动。从数字上来看,与AI相关的需求我们已经看到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增长,大部分增长其实来源于很多新的企业在使用我们的AI服务。”这一数据印证了阿里的AI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转折。

阿里自2023年启动组织变革,将集团拆分成“1+6+N”的数个独立公司。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而吴永铭则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将AI驱动的科技业务视为重点。

具体而言,在大模型研发方面,从基于Qwen2.5-Max的多模态模型在国际评测中领先,到新一代开源模型Qwen2.5-VL降低开发者门槛,再到最新发布的千问3模型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截至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衍生模型数超10万个,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

在行业应用方面,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确认了与苹果公司的合作。阿里将助力苹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AI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在垂直领域,阿里的AI应用也同样亮眼。3月,新夸克升级为 “AI超级框”,为2亿用户带来全新智能搜索体验;高德发布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导航智能体 (NaviAgent),提升了导航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饿了么推出 “商家AI入驻助手” 和 “骑手AI助手”,显著提高了商家入驻效率和骑手配送效率,而这也成为本地生活集团营收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阿里表示AI编码助手通义灵码也在企业客户中获得广泛采用。目前,通义灵码插件下载量已超1300万,累计生成超20亿行代码,已服务建设银行、中信证券、平安集团、中国人寿等上万家企业,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辅助编程工具。

正如吴泳铭所言:“根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行业趋势,由于AI需要使用云服务,越来越多公司之前那些基于传统的CPU计算正在转向AI计算。我们对未来几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保持在上升通道还是抱有比较强的信心。”

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进一步表示:“AI在电商领域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我们现阶段更加关注的是AI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我们也会关注AI对“淘宝小二”、内部员工以及商家的工作效率提升。从长期来看,AI也会产生新的交互方式。无论是对淘宝长期的用户体验提升还是商业效率提升来说,AI技术都会是非常关键的驱动力之一。”

从财报披露的技术布局与业务进展可见,阿里正通过 “开源生态构建+垂直场景深耕” 双轮策略,将AI技术转化为切实的商业增长力。

随着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 “AI+” 深水区,阿里所代表的 “云+AI” 双引擎模式,能否重新定义科技公司服务产业的底层逻辑 ,即通过技术赋能,帮助企业在生产、营销、服务等全链条实现效率跃迁,值得期待。

(来源:网易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