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徐正刚:四大举措构建并购重组新生态

2025年05月20日,13时43分31秒 机构观点 阅读 40 views 次

5月19日,深交所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召开。除围绕科技与地缘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趋势和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投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三大主题的主旨演讲外,下午议程还设置了多场圆桌讨论。

在“活跃并购重组,培育新质生产力” 主题专场中,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总监徐正刚以 “发挥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 为题发表演讲,从四大维度解读深市并购重组最新动态:包括并购重组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价值、政策工具箱的持续扩容、市场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以及下一阶段活跃市场的具体部署。

科技创新成市场竞争的主战场

徐正刚指出,当前,全球正在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战场。

同时,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可汇集各类要素资源,助力企业科研攻关、转型升级。其中,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工具,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产业整合升级、畅通创新资本良性循环、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和投资价值、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接着,徐正刚回顾了 2024 年以来并购重组政策脉络。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2024年12月,商务部等六部委修订《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允许外国自然人对A股上市公司实施战略投资,允许以非上市公司股权支付对价,支持跨境换股并购交易。

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深圳、上海等多地也陆续发布行动方案,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地方产业资源、盘活存量资产。

“并购六条”作为本轮并购重组改革的核心文件,主要可从四方面看文件核心内容。

一是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展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

二是鼓励加强产业整合,支持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支持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

三是提升监管包容度,包括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

四是提升重组交易效率,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元支付工具,建立重组简易程序。

此外,在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依法加强监管方面,文件也提出了具体安排。

深交所充分发挥监管服务优势和平台作用。

一方面,着力提升审核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落实重组项目分类审核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考评为A、证监局规范运作评价为A、独立财务顾问执业质量评价为A的项目,减少问询轮次和问题数量,优化审核内容,提高审核效率。

完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最近12个月交易金额不超过5亿元,或发股数量不超过5%且交易金额不超过10亿元的项目,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推动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对于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优质大市值公司发股购买资产,大幅精简审核流程,实现2天受理、5天审核、5天注册。

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举办富有成效的交流培训、产业对接活动,开辟深市并购重组焕新质进行时"案例宣传专栏,多措并举推动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深交所徐正刚:四大举措构建并购重组新生态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在政策组合拳推动下,深市并购重组市场交出怎样的答卷?徐正刚透露,深市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自2024年以来显著跃升,共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120单,其中,2025年1至4月披露45单,同比增长超过2倍。

具体来看,六大特征勾勒出改革成效的立体图景:

一是产业并购、新质生产力方向成为主流。2024年以来披露的重组项目中,资产收购类为102单,其中,产业链上下游并购、同行业并购占比近八成,收购新质生产力标的占比近七成,一批产业整合的标志性案例持续落地。

二是估值包容性明显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深市披露的重组项目,平均评估增值率为71%。“并购六条”后,标的平均评估增值率提升至177%。

三是审核效率进一步提高。2022年至2024年,深交所持续优化监管审核机制,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成时间平均压缩21.83%。部分公司运用小额快速、分类审核等程序,高效实施重组。

四是典型案例持续涌现。阳谷华泰跨界并购波米科技实现半导体材料进口替代,到分众传媒 83 亿元收购亏损标的新潮传媒扩大市场版图;从迈瑞医疗 66 亿元控股惠泰医疗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到光弘科技跨境收购欧洲汽车电子企业布局全球,不同类型的重组案例展现出产业链升级的多维路径。

五是重组实施效果良好。2022年至2024年完成重组的深市公司,重组完成当年,总体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收入增速超过50%的占比四成、利润增速超过50%的占比三成,行业地位、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

六是微并购作用有效发挥。没有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的现金并购(微并购)无需履行审核程序,实施效率更高,在提升公司投资价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交所下一步将作如何安排?

徐正刚表示,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下一步,深交所将继续积极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机制,提升监管服务质效,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四大举措构建更具活力与韧性的并购重组生态。

一是强化分类施策",增强对优质公司的包容度。对于规范运作、信息披露质量良好的优质公司,秉承"好交易"胜过"好标的"的理念,更多关注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协同价值,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尊重公司自治。

二是尊重“市场选择”,提高对交易估值的包容度。围绕行业特点、技术先进性、可比公司案例估值情况,多角度综合判断标的估值合理性、定价公允性,支持上市公司并购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优质标的。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并购重组监管审核效率。一方面,用好重组小额快速、分类审核机制,在《重组办法》新规发布后加快推动简易程序案例落地,支持优质公司快速实施并购重组。另一方面,提升现金类重组问询质效,压缩审查用时,提高重组项目推进效率。

四是突出"放管结合",推动重组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着力防范风险,打击乱象,严格监管带病闯关项目,加大对并购重组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追责力度,维护并购重组市场稳定发展。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