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来了
最新一批浮动管理费公募产品正式上报。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 5月16日,首批26家基金管理人上报了浮动管理费产品,其中包括了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这也是自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首批上报的新模式浮动管理费产品。
从首批上报新品的基金管理人看,包括基金管理规模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居前的21家基金管理人,4家中小管理人,以及1家外商独资管理人,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并且权益管理能力均较强。记者采访获悉,上述基金管理人已与代销渠道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据了解,后续将有更多基金公司跟进。



图部分产品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据悉,与此前浮动费率基金有所不同的是,这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基金管理费的收取主要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加大对投资者获得感的关注。
记者获悉,新产品的设计围绕《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要求对产品的收费方式做了进一步细化,即按照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来分档收取管理费。
“这也意味着,此次新上报的产品将围绕业绩比较基准收取管理费,业绩表现的好与坏将明显影响管理费收入,真正实现与投资者利益绑定,风险共担。”某基金管理人相关人士透露。
此外,就产品投向和业绩比较基准选用而言,首批上报的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表示,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用优化的费率模式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和业绩,强化利益共担机制,重新定义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关系,并有望为行业带来正面导向。一是强调长期投资,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对于持有一定期限以上的投资者通过费率优化设计来让利投资者,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降低非理性操作,提升盈利体验。
二是强调扶优限劣,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为核心。根据投资者实际盈亏情况来对应收取不同费率,真正践行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三是强调超额收益,考验专业化投研能力。管理费与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挂钩,引导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摆脱对市场贝塔收益的依赖,切实提升挖掘阿尔法超额收益的专业化投研能力,重塑行业的投资文化。
四是强调风格明晰,增强投资稳定性。将管理费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以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盈亏情况的标尺,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投资运作的约束,避免了投资风格漂移,激励基金管理人推出策略清晰、风险收益特征明确的产品。
嘉实基金表示,此次上报浮动费率创新产品,是对《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优化基金运营模式等相关部署的具体落实。浮动费率更强调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并鼓励长期持有。在浮动管理费率机制下,基金产品的管理费能收多少,是以投资者的回报水平来决定的。该收费方式将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基金经理的利益同投资者利益绑定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基金公司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提升自身投资能力与投资回报的可持续性。
从浮动费率基金的发展历程来看,近年来,公募行业做了诸多探索。2019年12月,首批6只逐笔计提业绩报酬的浮动费率基金成立。根据基金合同,基金的管理费包括基础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两部分,基础管理费年费率为0.8%,基金管理人对每笔基金份额年化收益率超过8%的部分按20%提取业绩报酬。此后,2023年四季度,首批20只让利型浮动费率基金相继成立。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