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电脑“杀”进PC市场,让国产操作系统不冠外姓

2025年05月16日,20时15分09秒 科技新知 阅读 9 views 次

鸿蒙电脑“杀”进PC市场,让国产操作系统不冠外姓

撰文 | 雁  秋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DoNews摄

2024年9月,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当时余承东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宣布:“Windows PC可能停止供货了,可能是最后一批了,以后就用我们的鸿蒙PC了。”

鸿蒙电脑“杀”进PC市场,让国产操作系统不冠外姓

图源:央视新闻

当手机、平板、汽车都已接入鸿蒙生态,PC端的缺席,把华为梦想中一套完整的智能体验拦在门外。“断供”反而成为动力,华为选择自研PC系统,补齐最后一块拼图。

事实上,华为做电脑的时间并不长,从2016年推出首款MateBook算起,才仅仅八年多,而且整个PC业务历经很长的一段空白期,2019年一纸禁令下来,差点夭折。

任正非拍板:“他们不给我们装系统,我们就自己造!”这句话成了鸿蒙PC的起点。终于,在今年的5月8日,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

过去30多年,中国PC消费市场一直是「用着别人的系统,交着生态的租」。据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截至今年4月,微软的Windows系统以71.06%的份额稳居第一,苹果的macOS以15.64%的份额居第二位。这两家占了近九成份额,其他操作系统只能瓜分剩下的一成。

鸿蒙PC的出现,实实在在打破了这一局面。虽然只是初出茅庐,但无疑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首次在PC领域撕开垄断的铁幕。DoNews受邀见证了这一时刻,本文将和大家聊聊国产PC系统的“破冰”之路。

01. 彻彻底底的“自家东西”

尽管华为尚未公布鸿蒙PC的详细参数,但人们已经为这台设备的出现激动不已,因为它从根上就很“纯血”。

此前鸿蒙系统主要采用双框架系统,既有华为自研的内核,也有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后来,华为全面推广原生鸿蒙,同时给鸿蒙PC提出了一个难题——不能再倒回去采取双框架策略,靠兼容Windows软件完成冷启动。

为了实现独立自主,华为投入了多少?大会现场,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表示,鸿蒙PC集结了1万多名顶尖工程师,联合20多家研究所,已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

如此发力的结果,换来的是并非简单复刻Windows的交互范式,或是移植手机系统,而是深度重构PC端的底层架构:

硬件层面:基于分布式软总线技术,突破物理接口限制,实现设备间算力动态调配;

交互层面:融合键鼠、触控、语音、视觉四大交互模式,重新定义人机交互边界;

生态层面:打通桌面端与移动端生态,让Photoshop等专业软件与抖音、小红书等移动应用同屏运行。

鸿蒙电脑“杀”进PC市场,让国产操作系统不冠外姓

图源:官方供图

重构操作系统的内核,相当于建立了整个房子的地基。正如朱懂东所言:“搭载HarmonyOS 5的鸿蒙PC以‘内核级重构’打破行业惯例,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从追赶到领跑的质变。”

华为在现场摆出一些展示机,DoNews记者也在现场体验了一下。其外观与MateBook X Pro非常相似,区别在于A面印了“HarmonyOS”小logo,而内在就完全是鸿蒙操作系统了。

整个鸿蒙PC的桌面布局非常有意思,可以理解为Windows系统+macOS系统+鸿蒙系统移动端的融合。

鸿蒙电脑“杀”进PC市场,让国产操作系统不冠外姓

图源:DoNews摄

底部有类似macOS的Dock栏,左下角使用了类Windows系统的开始栏,只不过Windows键的位置变成了鸿蒙键,而右侧的Ctrl键位置则变成了小艺智能助手的唤醒键,足以看出华为对AI的重视。

小艺智能助手的能力非常丰富,比如可以唤醒小艺识别未知的信息、提出需求自动生成PPT,此外,你还可以让小艺把文件发给某某人,小艺可以全自动识别路径和联系人,完全不用点点点跳十几个界面,效率值拉满。

再来说说鸿蒙的文件拖拽,它并不是简单的文件传输,而是任务的延续。比如在电脑上做PPT,手机穿过去的照片可以直接进入幻灯片,无需打开照片粘贴;键鼠共享时,鼠标可以直接从电脑上无缝衔接拖动到平板电脑上;用飞书在手机上开会,电脑端立刻会跳出提示,点开就可以在电脑上继续开会,无需再次登录。

这正是“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逻辑,不再把设备当孤岛,而是一套统一调度中心。

鸿蒙PC的交互也非常流畅顺滑,有两套交互方式,分别是触控板操作与屏幕触控操作,比如三指上滑悬停唤出多任务中心,三指上滑返回桌面等,双击触控板截屏,缩放窗口也有非常流畅的动画效果。

图源:DoNews摄

一番体验下来,鸿蒙PC给人最大的感觉是它更像一个交互中枢,真正突破了物理设备的边界限制。

02. 不破不立,不止于“电脑”本身

鸿蒙PC的出现生而逢时。一方面,是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自然延伸,补齐“全家桶”生态的最后一块版图;另一方面,是生成式AI正赋予人们全新的生产力,鸿蒙PC基于微内核的分布式理念,更加契合当下的全场景互联需求。

当产品投入市场,国内PC市场也会带来新一轮的驱动。据Counterpoint预测,若鸿蒙PC在2025年发布,中国国产PC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可能从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5%。

投射到更深层的角度来看,以往国产PC操作系统长期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境:没有用户,开发者不愿适配软件;没有软件,用户不愿迁移系统。鸿蒙PC的出现,正在改写这一生存法则,未来操作系统的国产化将引发从硬件适配、软件生态到服务体系的全面重构。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电脑很大程度上属于生产力工具,生态涉及数百万款专业软件、千万级硬件驱动,以及用户十年如一日的使用习惯。国产系统过去多聚焦于政府、国企采购,在消费级市场几乎毫无存在感,华为究竟能拿下多少市场份额,目前还不得而知。

首先,生态建设仍然是鸿蒙PC面临的最大考验。

鸿蒙PC虽说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各类应用仍然比较少。考虑到鸿蒙PC目前暂不支持侧载安装,华为果断为其配备了手机/平板同款的应用商店。

在发布会上,华为自信地宣布,已有300款融合生态应用完成适配,同时还有超过2000款融合生态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适配中。按华为计划,2025年鸿蒙生态要压强投入,10万个应用是生态成熟标志,也是今年的关键目标。

不过,相比于Windows平台700万款应用,鸿蒙力量还是有些“微弱”,从短期来看难以撼动Windows的地位。而且按照现阶段来看,华为走封闭式系统路线的可能性较大。

据21世纪商业评论,8日有用户询问,台式机什么时候可以下载鸿蒙安装包?

华为终端客户服务回复:“以前和目前在售的搭载其他操作系统的华为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不支持安装和升级至HarmonyOS 5。”

其次,是用户的迁移成本。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习惯了Windows、MacOS以及各派Linux,这些比较成熟的电脑操作系统大多数是全球生态,经过几十年的生态发展,才有今天的市场格局。

Windows的惯性极大,普通用户迁移成本高。比如,鸿蒙将Windows的 “Ctrl+S” 保存改为“Command+S”,与Mac冲突;截图功能从“Win+Shift+S”变为“三指下滑”, 如果不是长期华为用户(习惯鸿蒙手机的操作),则需要建立新的肌肉记忆。

鸿蒙PC将于19日正式发布,具体会带来怎样的市场预期,DoNews目前也无法展开更详细的讨论。

不过,鸿蒙PC带来的不仅是新的机会,更有可能是生态话语权的重新分配——微软已经在4月30日重申,将在2025年10月14日停止对Windows10操作系统的支持。如果你继续选择 Windows,升级到Windows11是唯一的选择。届时,全球PC市场又将展开新一轮的角逐。

(来源:DoNews)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