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在AI上花冒了吗?
文 | 电厂,作者 | 何畅,编辑 | 高宇雷
DeepSeek爆火之后,AI就时刻牵动着中国互联网公司股东们的心——业务完全不沾边或涉及太少,那么这家公司的想象力堪忧;基础建设方面投入过多,数字挂出来影响到利润率和现金流,又要为股东回报发愁。
腾讯属于后者。5月14日,腾讯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总收入为1800亿元,同比增长1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AI不仅与游戏、社交、广告等业务关联,也再次成为分析师们提问的焦点。
就在这个季度,腾讯举集团之力推广旗下AI助手产品腾讯元宝,并对相关团队进行了重组。此前隶属于TEG(技术工程事业群)的腾讯元宝被转入CSIG(腾讯云与产业事业群),与混元大模型技术研发体系分开;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产品和应用也从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调整至CSIG。自此,快速的产品创新和深度的模型研发分属于两个事业群,思路和架构上都更加清晰了。
尽管腾讯肯定了AI对业务产生的实质性贡献,但谈AI创造规模化收益还为时尚早。毕竟,现在还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能做的是投入、浇灌、培养,“加速激发用户需求”,而不是急着获利、收割。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在AI战略投入阶段,现有高质量收入带来的经营杠杆,将有助于消化这些AI相关投入产生的额外成本,保持财务稳健。”利润表现会不会承压,就要看游戏、广告这些“传统业务”到底能翻出什么新花样了。
游戏支棱了,但依赖“熟脸”
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游戏收入为595亿元,同比增长21%,延续了20%以上的同比增长;本土市场与海外市场都没有掉链子,增速一起加快。
春节假期叠加季节因素,这一季度是本土市场游戏的旺季,收入同比增长24%至429亿元。过去的一年里,在经历了运营模式和策略玩法的调整之后,《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两款长青游戏越来越“支棱”了。通过推出蛇年限定时装、热门模式的升级与返场,加上IP联名和城市文旅联动,老游戏依然对用户展现出了极大的吸引力。此外,《DNF》手游和《三角洲行动》也有所贡献,但前者的收入和流水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现回落——2024年5月上线,第二季度面临的基数太高了。
国际市场游戏表现同样强劲,收入为166亿元,同比增长23%,主要得益于《荒野乱斗》《部落冲突:皇室战争》《PUBG》手游的收入提升。在感谢Supercell之外,和本土市场游戏一样,增长还是依赖长青游戏,兜兜转转依然是你。
AI能力正在渗透至腾讯的各项业务,游戏是其中的重点。腾讯首席战略官James Michelle进一步解释了AI对长青游戏的贡献,主要是MOBA游戏(大型多人在线竞技游戏),这也是腾讯本土市场游戏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游戏中部署AI,其中最有趣的包括利用AI帮助新手玩家训练、陪伴现有玩家以及防止作弊和黑客攻击等,这些都尤为重要。”
除了游戏,增值服务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交网络,本季度收入为326亿元,同比增长7%,主要来自腾讯音乐付费会员收入增长、手游虚拟道具销售和小游戏平台服务费增长。腾讯视频、腾讯音乐付费会员数分别为1.17亿、1.23亿,环比上一季度微增,这一次至少没有流失。
广告发力,微信电商空间大
“三驾马车”之一的广告,取得319亿元收入,虽然对比容纳了双11大促的上一季度,环比下滑9%,同比却上涨了20%,增速加快。腾讯给出的原因是,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结合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的需求强劲、AI对于广告平台的升级、微信交易生态系统的优化。
简单来说,是微信生态的助力。James Michelle表示,公司并没有增加广告库存,“流量增长和广告技术改进是关键”。此前,腾讯管理层一直在强调,腾讯对于微信生态广告加载率的控制,可以说与字节跳动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视频号广告加载率在3%至4%。正如James Michelle所说“我们甚至不一定希望看到增速持续加快”,“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确保未来有很长的‘跑道’,让这一增长区间持续多年,而非几个季度”。
重视用户体验,这无可厚非。但腾讯广告推送的精准程度尚有待加强,AI能否拓展广告收入的提升空间,仍然以技术迭代为核心。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认为,如果能够在微信生态内构建更强的交易闭环,“比如广告点击后直接促成小程序交易”,广告客户的投放意愿和单次点击价值将显著提升。
抖音做电商的出发点,其实正是以更高的变现效率卖广告。让别人做,不如看别人跑通之后自己上手。春节期间,微信小店“送礼物”小试牛刀,而在财报发布当天,腾讯微信事业群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这也被外界视为电商优先级上升的信号。不过,刘炽平称,这只是因为规模扩大进行的拆分和独立,不是重大调整,不必过度解读。
来源:腾讯广告微信公众号
即便如此,微信电商还是被赋予了更多的遐想。2025年以来,微信小店在持续完善功能的同时,大力拓展新商家入驻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以加大商品库,吸引更多成交。至于商家是否会因为电商业务的发展而在这里持续投放广告,还需要时间证明。至少现在,腾讯已经开始期待“内循环”了。
最后一驾马车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同比5%的收入增速虽然无法与游戏和广告相比,但毕竟回暖了。其中,金融科技服务收入的增长源自消费贷款服务和理财服务收入的增长,企业服务收入的增长与云服务收入及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商业务的进步也将拉动支付和企业服务收入。
AI投入,脚步不能停
2025年第一季度,使用过腾讯旗下产品的用户,应该都直接或间接地认识了腾讯元宝。营销力度的加大,让这款产品的广告短时间内密集地出现在微信朋友圈、搜狗输入法弹窗、腾讯视频首页广告以及微信“九宫格”,B站、豆瓣、虎扑等平台,甚至是腾讯体育NBA节目的主持人口播。
推广带来了下载量的攀升,上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刘炽平透露,2月至3月,腾讯元宝日活跃用户数量激增超过20倍。不过,或许是腾讯元宝的外部推广占比较小、大多集中在腾讯体系内部资源,第一季度的费用增长并不十分激进,销售支出同比增长4%。
关于腾讯元宝的后续计划,公司层面释放出的信号是,为其提供更多与微信生态的链接,这也是基于社交属性出发的优势。刘炽平认为,产品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开发阶段”,或许在几个季度后,会有更多系统性的进展可以汇报。除了现有业务AI化、推进多场景应用的加速融合,腾讯也在迭代升级自研的混元大模型,2025年相继推出了深度思考模型T1、快思考基座模型Turbo S。
当然,升级背后,算力加码、人力也要随之加码。同期,腾讯一般及行政支出同比增长36%至336亿元,不过这里有40亿元花在了育碧的重组上;研发开支也同比增加超过40亿元,达到189亿元——其中,雇员福利开支超过150亿元,由于腾讯没有大幅扩招计划,所以原因在于AI人才比较昂贵,而这已经是同比增速放缓的情况。
2024年第四季度,受AI发展影响,腾讯资本开支达到390亿元,直接给了股东当头一棒。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环比下降但同比接近翻倍,达到275亿元,主要包括对IT基础设施(电脑设备、零配件及软件)、数据中心、土地使用权、办公园区及知识产权(不包括媒体内容)的投入。
此前,按照腾讯收入与资本支出增长的预期计算,2025年全年的资本支出有望接近千亿元水平,在第一季度已经前置消耗了超过四分之一。合理猜想,这或许涉及到芯片限购以前的购入和储备。毕竟,刘炽平也承认“我们面临的局面充满动态变化”。
另外,新业务的投入与产出存在时间错配,考虑到腾讯的过往经验,James Michelle给出的参考区间是一到两年。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腾讯还将继续走在对AI投入的道路上,静候开花结果,股东需要沉得住气。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