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物微信小店开始提速
文 | 新莓daybreak,作者|侯燕婷,编辑|翟文婷
经过送礼物的社交传播,微信小店的定位清晰化,微信电商承载了腾讯再次发力电商的使命,开始按照既定路线行进,陆续给出答卷。
刚刚发布的2025年Q1 财报中提到,腾讯为微信小店商家提供更多的入驻支持,以扩充品牌商品库,为微信小店交易额同比迅速增长作出贡献。
腾讯没有披露过交易规模,只是提及,微信小店GMV在去年四季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慢热稳定的微信小店,开始提速。
不过据接近微信生态的人士反馈,目前KA商家还是贡献微信大盘交易的主力军。这意味着,白牌、厂牌以及中小商家要想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还需要漫长的探索。
一个最直观的体现是,刘炽平在多次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微信小店是连接微信生态各个部分的统一平台,标准化的信息数据结构,使得商品能在视频号、小程序、搜索、企业微信等微信生态自由流动。
然而在那些中小商家眼中,最在意的还是视频号带货。
前段时间,新莓daybreak访问了三位不同地区、不同类目的商家,此前他们在其他平台有网店,2023年开始入局视频号直播带货,寄希望于开启新一轮生意的增长。
他们几乎集体表示,对微信生态作出的调整感知并不强烈,除了涌入越来越多的商家导致竞争加剧,对新的体系变化似乎也兴趣不大。
这种心态可能不利于他们长期经营。
视频号不是第一个直播带货场域,在此之前的商业历史已经有过总结:直播电商可以快速冲高,但也会不可避免地自然回落,甚至退出。
这是后来者视频号希望竭力避免的,也是放在微信更大的语境,构建电商系统的主要原因。
一、谁在做微信小店?
方源在云南做了五年直播带货。2023年8月,跟同行一次闲聊中得知,微信系统长出一个新的直播电商平台。几乎没有犹豫,他开始摸索视频号交易,「底层逻辑相似,就是复制之前直播带货那套方法。」彼时还叫视频号小店。
方源与云南当地的山货供应商合作,销售如冬虫夏草、灵芝等滋补类中药材。这类产品成本高,售价也高。他在视频号直播间,定位两个价格带的商品,客单价100~500元是一个层级,500~1000元是另一个层级。
第一场直播,方源采取重付费的方法,投流约1000元,直播两个小时,吸引约6000人观看,销售额为8000多元。每天坚持直播一场,一个多月后,单场直播间的成交额就达到1.5万元了。2025年初,这个数字稳定在5~7万元之间,场观约为一两万人。
方源视频号直播间成交数据方源供图
几乎差不多同时间入局视频号的还有广州的阿骏,只不过他擅长的类目是职场女装,而且是来自工厂自主品牌。他的家族品牌早年拥有众多线下门店,但近两年实体店收缩,库存积压,于是寻求线上销售。除了通过视频号自播,他还会将货品发给达人分销。
阿骏告诉新莓daybreak,最初起号阶段,他主要依靠品牌积累的微信私域粉丝转化,「以前线下门店时期,店长加了很多顾客的微信,视频号开播,店长就把直播间推给这些粉丝。可以理解为,将(微信)私域粉丝放到(视频号)公域来变现。」他透露,线下门店积累的微信粉丝有两三千人。
初期,阿骏主要销售自主品牌产品,客单价为200~500元,月销售额大约是二三十万元。之后由于库存断码,微信小店的生意慢慢减少。
去年,他与外部供应商合作,新开微信小店账号,采用小批量测款的方式在视频号销售女装,月流水在10万元左右。为了减少库存带来的成本压力,阿骏卖多少衣服拿多少货。
有一次,一款衣服半小时卖出30件,瞬间断货。但供应商补货需要三四天,只能与「爆款」擦肩而过。
江苏无锡的小布则多渠道布局。他在抖音、视频号和Facebook帐号的直播间销售紫砂茶壶,以及部分江西景德镇陶瓷茶具、福建武夷山茶叶,客单价为五六百元。
2023年视频号刚起步的时候,小布也活用了抖音直播间「抓节奏、炒气氛」的带货方式,叠加付费投流和差异化选品的方法,成功吸引了一批粉丝。如今,他们单场直播成交额稳定在20多万元,场观超过1万人。
小布向新莓daybreak 分享经验 ,「视频号要注重选品新鲜度,今天卖过的产品,明天就不能再卖了。每天准备一些新品,增加客户粘性。」
两年前入局,上述三位商家基于视频号直播带货,在微信体系占据一席之地。2024年下半年,随着腾讯对微信电商定位思考清晰,商业化动作明朗,越来越多成熟商家涌入,竞争气氛也渐浓。
二、慢热但稳定
以视频号为主的微信电商有自己的特质。
按照以往经验,小布在直播间通常要以单价二三十元一包的茶叶来吸引消费者下单,低价促销、快节奏带货,单场往往可以推到70万元甚至100多万元的成交额。与之相伴的是高退货率,「有时候逼单感强,没给人冷静思考的空间,很容易发生退货。很多时候,还没发货,他们就取消订单了。」
视频号是另一种风格。「中老年群体多,消费力强,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品类。」小布告诉我们,同样销售茶壶,在其他平台直播间的客单价为两三百元,差不多是视频号客单价的一半。
熟龄群体带动高客单价的同时,也拉高了回购率,降低了退货率。小布直言,「有些人连在哪退货,都找不到。」
最重要的是,这些粉丝黏性较高。只要产品令他满意,没有品质问题,就会回购。除了茶壶,茶杯、茶叶都是微信小店回头客会选购的产品。
为了跟中老年消费者同频交流,小布的视频号选择「小老头」主播,直播节奏都是「慢慢讲解」,夹带一些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内容。在抖音,他们的主播是年轻女孩,走的也是快节奏风格。
行业普遍认为视频号用户年龄偏大,早期的确如此。微信内部曾经将扩展年轻用户作为重点目标。不过据一位微信服务商反馈,目前视频号用户年龄已经呈现多元化状态,甚至成交购买力最强的是在30-40 岁年龄层。如果商家还是有中老年群体为主的感官,可能跟用户分发精准度有关。
方源的视频号店铺也精准捕捉到中老年人用户,而选择主营滋补养生产品。且跟小布的运营心得有所共鸣。
在微信小店,方源的退货率低于行业水平。他告诉新莓daybreak,只要注重产品品质,做好售后服务,「哥哥姐姐们」就不会轻易退货。
对于客户可能找不到退货入口的问题,他也会重点关注,「我们在直播间会一再强调,确实需要再拍。到货如果有问题,不知道怎么退,我们会让客服去联系驿站,直接签收回来。」
有一次,一位阿姨买了滋补品,收到发现坏了。她联系微信小店客服,没有得到回复,于是直接私信视频号。刚好方源看到信息,安排同事直接给对方退款。
方源解释,在微信小店,如果没解决好客户的售后问题,很容易影响口碑,「如果有人收到货出现品质问题,没得到理赔,他很可能就去直播间评论,不经意间就产生『带节奏』的效果。」
一旦服务到位,这些消费者不仅很少退货,还会频繁回购。
这一点阿骏深有体会。他的微信小店处于「库存尾货清仓」和供应链开发阶段,还没有投入精力去管理视频号直播带货业务,如今的直播间都靠老粉回购。考虑到女装类目退货率高企,如今他放弃其他平台,专注在微信小店。
他坦言,「微信视频号是一个慢生物,也许没有展现出爆发力,但是可持续。」
三、千亿和万亿的距离
尽管微信小店展现出足够的差异化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微信电商跟其他平台的交易规模仍然不在一个量级。
官方没有披露过微信小店的交易规模,外部流传的数据有不同版本的说法。不过基本论调是,微信小店的规模还在千亿级别,而大部分电商早已跨过万亿规模。
商家的体感也是如此。小布得到的信息是,抖音电商的茶壶类目,单场GMV超过百万元是寻常事,甚至头部商家可达六七百万元。而视频号单场直播成交额仍在数十万元阶段。
微信小店的品类也需要进一步丰富。
2025微信公开课PRO指出,截至2024年底,微信小店家居日用、食品生鲜等类目增速最快。而玉翠文玩、日用快消赛道依然是微信生态的优势所在。
一位微信生态服务商的反馈是,鞋服类目在视频号体系暂时并不占优,此前生态想重点辐射的赛道没有很好的反馈,无心插柳的反而正向收获更大。
有意思的是,微信秉持一贯长期主义,就像阿骏的感觉,微信视频号「很佛系」。
在视频号直播间,类似「逼单」等促销套路,并不受欢迎,商家反而有可能因为「夸大」,而被微信官方判罚,严重的会导致封号、封店。
4月初,方源就经历了微信小店封禁3650天的惩罚,注册的营业执照都被禁用,且无法申诉。「如果在直播间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判定你『虚假宣传』,永久禁止开播,不会给你改正的机会。」他认为,现在微信小店的判罚机制过于严格,很多商家都受到了影响。如今,他重新注册小店和视频号,从零开始运营,销售额大幅减少。
小布也经历过视频号直播间封禁一天的惩罚,只因他们上错了品,但第二天就解封了。他指出,微信小店很容易被封号,管理更严格,不要运用太多浮夸套路。
这一切可能跟微信的基因有关。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张小龙没有给电商业务设定明确目标,只是告诉团队慢慢做,先把产品打磨好。一位微信人士形容,微信小店现在的基建相当于抖音2021年刚起步时的水平。目前,视频号也仅开放了2%~3%的流量给商业化内容,大约是抖音的1/10。
阿骏、方源和小布都反映,他们没有跟微信小店官方进行直接互动,活动信息都是通过平台私信传达。阿骏接触过微信小店的服务商,但他没有得到建设性的方案或意见。
经过2024 年中腾讯对微信电商的重新定位思考,行业普遍认为,微信小店、视频号直播带货,未来能联动微信群、朋友圈等释放更大的商业力量。
不过商家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小布并不想做私域流量,「你把别人当客户,别人可能会把你当朋友,一直找你聊闲天,这对商家来说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之前客户加小布的微信,每次下单茶壶之前,就要私聊他,让他将所有茶壶一一拍照发过去,「客户会变得很挑食。」
阿骏则是因为微信群有过一段痛苦经历。
去年,由于员工把产品放错包装袋,客户收到误以为是假货,就在微信群投诉,而团队员工没有及时回复,引起了其他粉丝的质疑。之后有两个月左右,生意下滑约20%。现在提及阿骏还是心有余悸,「运营私域群做得不好,可能会是一种反噬。」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阿骏、方源、小布为化名。)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