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基金破解私募股权退出难题,陆家嘴金融沙龙热议未来多元化生态
在当前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退出需求的背景下,S基金在盘活私募股权存量资产、化解流动性难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S交易将是解决私募股权基金退出难题的重要工具。”孚腾资本总经理费飞认为,IPO可消化的资金体量对退出市场有限,S市场和并购市场消化大量的退出资金将是必然;另一方面,LP通过S交易和并购直接实现退出或者缓解当下流动性,也是十分健康且有效的手段。
但目前,S基金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在交易流程、估值定价、信息对称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日,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的第九期沙龙举行。来自头部投资机构与专业服务机构的代表汇聚一堂,聚焦“S基金赋能股权投资新生态”这一关键主题展开探讨,深入分析了S基金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激活市场流动性、助力产业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展望S基金未来发展趋势。
破解私募股权退出难题
S基金,即PE二手份额基金(PE Secondary Fund),其主要投资策略是从已经存在的LP手中购买相应的私募股权权益,也包括从GP手中购买私募股权基金中部分或所有的投资组合。
S基金的交易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做LP份额的转让;第二类是基金持有的底层资产的直接出售,可以把一个基金多个项目打包整体接手;第三类是基金的接续重组,通过接续重组,原有私募基金管理人能够延续对底层项目的存续管理。其中,从复杂度而言,LP份额转让相对较为简单,最为复杂的是基金的接续重组。
2014年以前,我国S基金需求相对较少,处于理念输入期;2014年至2018年,部分母基金开始尝试S基金投资,S市场随之进入萌芽起步期;2019年至今,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尝试S策略,专业买方陆续进场。
近年来,S基金类型、参与主体、交易类型呈现多元化。2022年,S基金交易总额达到1021亿元人民币,2023年由于资本市场波动、IPO政策收紧等影响,交易金额有所下降,2024年四季度交易量相较于前三季度好转,S基金单笔交易规模在2024年有所上升。
国内S基金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发展起来的?费飞表示,国内S基金市场发展是因为人民币基金密集进入退出期,叠加LP对DPI提出更高要求,市场上退出诉求密集释放;2023年9月以来,IPO收紧,一级估值重塑,短期市场承压,中长期促进市场发展,为S基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近年来,政策助力S市场持续发展,交易生态逐步升级。
“中国S基金发展正当时。巨额基金退出周期将至,退出需求迫在眉睫;退出渠道有限,私募股权退出敞口大;新规引发转让需求,试点促进二级交易;经济周期换挡及市场波动增大流动性需求等。”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杨志军称。
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周智辉也观察到,卖方侧,大量LP存在流动性缺口,折价盘活到期资产成为现实需求,私募股权退出压力加大,市场下行导致买卖定价分歧,交易活跃度增长但高位有所波动。买方侧,主要关注合理的估值、快速回报周期以及母基金风险分散水平,当下是布局人民币股权市场的良好时机;S基金活跃度虽下降,但新设S基金增加,潜在增量资金增加。
对于S基金的优势,费飞认为,体现在四方面:一是降低投资风险,S基金投资时,底层资产基本已经明确,投资项目业绩当前可见,规避了股权基金投前盲池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二是缩短回款周期,现金回流快,因为S基金投资跳过了传统私募股权投资前期的等待阶段;三是折价接转,即时账面浮盈;四是S基金收益率相较于一般直投基金更加稳健,同时,也可以获得部分超额收益。
博瑔资本管理合伙人刘佳伟也称,从退出角度来看,可以通过S基金实现持有的到期基金或超期基金退出,实现合规性和流动性的双重满足;从投资角度看,S基金能够加快实现账面分配,又有一定折扣,能够在财务报表上有利润的体现,同时,整个组合中项目较多,能够作为地方招商的信息来源,补强项目的认知和信息的收集。
“S基金作为私募股权基金的源头活水之一,应该是中国整个私募股权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S基金的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作为金融支持实体企业的重要工具很难独立发展。”周智辉说,S基金估值应合理报价,并非唯折扣论,重点支持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具备新质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生态将更加多元化
虽然S基金有着较多优势,是解决私募股权基金退出难题的重要工具,但是S基金当前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难点。
就当下基金S份额交易的诉求来看,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钱锦称,有两类,一类是LP主导型S交易,在市场上占比较高,因为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买卖双方容易一拍即合达成交易,当然也存在估值能否被接受的问题;另一类是GP主导型S交易,相对复杂一些,既要解决卖家LP,又要找买方,还要说服买方接受价格,可以搭建一个让两边都能接受的结构化基金。
“S基金交易属性极强,需要对一二级市场、GP、LP有深入认知和把握能力。”刘佳伟称,不同交易主体诉求各异,国资注重价格底线与合规性,民营投资人关注价格和交易时间,GP则希望兼顾各方利益且整个交易效率高。因此,成功的交易需具备几个特点:利润空间,交易组合分散且重点项目权重合理,同时离不开GP的认可与配合。
在费飞看来,S交易市场发展存在五个方面的难题:一是估值一致性难以达成,S交易的非标属性与信息不对称性使其难以形成统一的估值标准,导致买卖双方在定价上难以达成一致;二是国资基金退出难度高,国资定价机制对“折价交易”缺少认同,同时国资转让决策流程冗长,增加交易风险;三是GP主导能力尚待发展;四是生态系统不完善,中介服务投入有限,配套政策有待细化;五是交易环节中卖方应纳税额认定不清,退出环节中重复征税降低买方意愿。
展望未来S基金发展的方向和态势,费飞认为,基础设施及政策将会不断完善,为市场带来更多交易机会;交易模式推陈出新,过去S基金主要策略是简单的LP份额转让,未来S基金交易策略趋于多元化,创新式的复杂交易也会更广泛地被市场接受,包括接续基金、结构化、尾盘重组等投资策略将不断增多;买方生态愈加丰富,未来伴随一级市场的发展,S基金买方生态将愈加丰富及多元化。
“S基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策略。”杨志军认为,未来S基金交易管理人必备的核心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需要有丰富母基金管理经验;第二,要掌握复杂的交易能力,兼具“投资+投行”基因,因为现在单纯的LP转让交易机会越来越少;第三,是否具有连续性的S交易的经验;第四,具有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钱锦认为,随着市场成熟,S交易结构日趋复杂,未来交易规模将稳中有升,市场前景乐观:一是国家对S交易市场支持,包括建立平台、发布政策等;二是市场参与者增多,经验积累,也将推动S交易发展。同时,除常见的VC、PE交易外,并购、基建和不动产基金也开始参与S交易,尽管目前交易单数不多,但交易金额较高,S交易市场未来将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