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最便宜”新股天工股份收涨441%,今年多只低价股首日涨超3倍
5月首只新股“花落”北交所。5月13日,天工股份(920068.BJ)上市首日高开高走,最终收涨411.93%,成为年内上市首日涨幅第二的新股。
天工股份是年内“最便宜”新股。该股发行价为3.94元,在今年新股中发行价最低,首日涨幅仅次于3月下旬主板上市的江南新材(603124.SH),后者上市首日大涨606.83%超过年初在北交所上市的星图测控(920116.BJ)。
“天工股份上市首日的表现,可能与苹果供应链企业合作,近期关税谈判利好,叠加低发行价、低市盈率等多重优势有关。”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分析称。
低价股受资金青睐,成为年内新股市场的一大特征。Wind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共有38只新股。而多只首发价格不足10元的新股,首日便收获了300%以上的涨幅,并持续受到资金追捧。
天工股份上市首日涨幅超411%
披露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2.83亿元、3.83亿元,同比增长55.23%和35.65%,净利润0.23亿元、0.7亿元,同比增长67.87%和244%。但去年8.01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22.59%,净利润微增1.57%,为1.72亿元。
5月13日,天工股份全天高开高走,早盘一度涨超460%,盘中最高涨幅近499%,最终报收20.17元/股,涨幅411.93%,换手率80.44%,成交额10.76亿元。
北交所今年的4只新股中,天工股份首日涨幅最高者。早前上市的星图测控、宏海科技(920108.BJ)和开发科技(920029.BJ),首日涨幅分别为407.23%、246.14%和150.36%。
天工股份不仅是年内“最便宜”新股,还是北交所放宽战投家数之后的首只新股,该公司引入12家战略投资者,战投份额占发行规模的三成。
4月初,北交所优化新股发行战略配售安排,放宽战投家数和持股比例限制。根据新规,若发行数量在5000万股及以上,战投数量由不超10名增至35名,战略配售比例由30%提高至50%。
根据招股书,天工股份发行价3.94元,共计发行6000万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扩大至6900万股,对应发行市盈率分别为14.98倍和15.19倍,拟募资总额3.6亿元。引入的12名战投中,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和中金公司3家券商,共计认购1800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天工股份主营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生产、研发与销售,该公司2015年挂牌新三板,上市申请在2023年底获得受理,经过两轮问询后,去年11月初过会,今年3月底完成注册。
年内六成新股首日涨超200%
今年上市的全部新股中,天工股份的首日涨幅也排名前列。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市场年内共有38只新股上市,按板块划分,创业板数量最多,共计16只,主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分别有13只、5只和4只,双创板块合计占比超过五成。
上市首日表现上,江南新材、天工股份和星图测控位居前三甲,分别为606.83%、411.93%和407.23%。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华远(301535.SZ)、中国瑞林(603257.SH)、赛分科技(688758.SH)等,首日涨幅均超过300%。而首日涨幅超300%的11股,多只为主板新股,如中国瑞林、富岭股份等。
“低价股”普遍在上市首日出现较高涨幅。其中,首发价格低于10元/股的10只新股,上市首日均涨超200%。而发行价最低的天工股份、赛分科技和浙江华远,更是涨超300%。其中,后两发行价分别为4.32元和4.92元。
从行业来看,上市首日表现亮眼的新股,主要来自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基础化工三大行业。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年内上市首日涨超200%的23只个股,电力设备行业企业数量最多,包括海博思创(688411.SH)等4家,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分别有3家,包括天和磁材(603072.SH)、泰禾股份(301665.SZ)等。
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基础化工、有色金属也是年内累积涨幅排名前列的行业,Wind统计显示,前者区间涨幅的算术平均值为15.63%,后者为12.2%。
北交所年内虽仅有4只新股,但上市首日表现大多较为抢眼。上市至今的累计涨幅上,星图测控在新股中也表现突出,1月2日上市后,累计最大涨幅高达1463.66%,最新收盘价为77.18元/股,较发行价上涨逾10倍。
此外,今年上市后涨幅居前的新股,还包括宏海科技、天和磁材(603072.SH)、江南新材、浙江华远等,上述4股区间涨幅均超过300%。整体来看,年内的38只新股,上市至今累积涨幅超过100%的有25只,占比超六成。
从打新收益率来看,弘景光电(301479.SZ)排在前列,该股于3月下旬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大涨282%,收报160.07元/股。按收盘价计算,中一签可赚超5.9万元,成为2今年打新收益最高的新股。此外,矽电股份、中国瑞林、思看科技等年内新股,单签盈利均在3万元以上。
部分新股业绩下滑
“低价股”受青睐之际,年内最贵新股天有为(603202.SH),上市首日涨幅和上市至今涨幅,双双垫底。
4月24日,天有为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报收116元/股,上涨24.06%。该股发行价为93.5元,在年内38只新股中最高。上市后,该股连跌四日,4月25日至30日累计下跌14%以上,单日最大跌幅近7%,目前累计涨幅也仅有3.94%,在今年新股中垫底。
首发价格在年内排在前列的恒鑫生活(301501.SZ)、江顺科技(001400.SZ),也存在类似情况。恒鑫生活3月下旬在创业板上市,首日涨幅79.06%,上市至今的涨幅约为60%。江顺科技3月在深市主板上市,首日上涨78.53%,目前累计上涨55.22%。
今年上市的部分新股,2024年的业绩出现了下滑。
如4月中旬登陆创业板的宏工科技,去年营收、净利润双降,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0.91元、2.0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4.64%和34.03%。同月上市的首航新能,去年营收27.11亿元,同比下降27.58%,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24.09%。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今年上市新股中,去年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公司,还有黄山谷捷(301581.SZ)、天和磁材(603072.SH)和新亚电缆(001382.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