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蔡崇信突然发声,信息量太大了
出品 | 电商派Pro 作者 |李响
蔡崇信指明阿里未来方向
最近的阿里,实在是太热闹了。
近日,阿里巴巴迎来第二十一个“阿里日”,系列活动有序开展。活动期间,阿里园区热闹非凡,创始人马云、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集团CEO吴泳铭纷纷现身。
李响了解到,在“阿里日”前一天,马云和吴泳铭现身阿里总部“创业公寓”湖畔小屋,现场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不断创新,当晚还出席了阿里的音乐会。
而在“阿里日”当天,阿里园区举行了“阿里公仔大巡游”活动,马云头戴鸭舌帽,在一个角落里驻足观看巡游表演。
另一边,蔡崇信参加了阿里亲友见面会,与1200多位员工亲友面对面交流,分享公司业务动态与未来规划。
在阿里亲友见面会上,蔡崇信表示,公司聚焦两大核心战略方向“电商、云+AI”,“未来三到五年,AI将成为所有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蔡崇信表示,“电商的业务并不占领对互联网的入口,因为电商是一个垂类,有更多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占取了对用户的入口。但如果我们能聚焦在AI上的话,能够对整个入口的突破,也许我们可以把新的入口用 AI的方式做出来,让我们增加更多的用户”“我们要用AI创造新的用户入口,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直播电商那样。”
图源:阿里
蔡崇信对阿里战略方向的明确,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阿里正处于从“互联网公司”向“AI驱动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之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内网发布了一篇题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的全员信,呼吁阿里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吴泳铭表示,随着AI科技革命的到来,阿里必须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从中创造机遇,否则面临的只会是风险。
此外,吴泳铭还透露,阿里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于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我们会选择长期和全局的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集团各业务的协同策略”。
吴泳铭提及的关键战役,其实在早前财报会议中便已提及。当时,吴泳铭表示,阿里核心聚焦于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等方面,同时希望在AI to C等新方向实现重大突破。
这与蔡崇信指明的“电商、云+ AI”两大方向,显然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
此前,坊间流传“马云5月10日回归阿里,将重启大集团模式”的消息。对此,马云回复称“没听说”。
阿里巴巴内部人士也表示,“马云回归是绝不可能的,并且马云是创始人也从来没离开过”,同时,上述人士也否认了“取消2023年实行的1+6+N模式,重回大集团模式”的相关传闻。
阿里似乎没有重走回头路的想法,而是更希望在“电商、云+ AI”两大方向已经明确的前提下,开启重新创业。
阿里变革进入新阶段
将目光放在阿里身上,也能看出,其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动作接连不断。
在AI 领域,阿里的投入堪称重磅。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吴泳铭明确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
没过多久,吴泳铭再度宣布,阿里未来三年将斥资超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的总和,这创下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纪录。
此外,阿里还宣布与宝马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这一引擎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
图源:阿里云
阿里在AI领域,可谓是下了重注。
与此同时,阿里也对旗下部分业务进行了收缩、调整。
李响了解到,近一两年内,阿里相继减持了快狗打车、B站、陌陌、网易云音乐等长期亏损的非核心业务,还转让了丽人丽妆、出售银泰百货、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等。
图源:阿里
今年3月份,阿里子公司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减持圆通速递,套现金额高达9.51亿;前些天,万达电影也发布公告称,阿里关联公司杭州臻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941万股,减持所得或超3亿元。
图源:万达电影
阿里持续减持亏损业务,不只是为了及时止损,避免资源与精力的无端消耗,也是为了腾出精力,全力投入AI等主业的发展。
当然,作为大型企业集团,阿里在转型关键期,仅缩减业务、聚焦主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更多举措细化落实到组织层面。
也是因此,在“阿里日”当天,阿里宣布了四项组织文化调整举措,其中包括打通内网论坛“阿里味儿”;调整员工跨业务流动机制,为员工保留了司龄和未生效的长期激励,继续做好510“阿里日”活动、阿里家书和年陈文化等文化仪式;启动工牌焕新等。
图源:阿里
上述动作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让阿里内部的资源流动起来,实现合理集中利用。
总结而言,阿里当前动作可归结为三点:缩减亏损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发力“电商、云+AI”,以饱和式投入推动业务突破;推进组织内部调整,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和创造力。
处于转型关键期的阿里,正在多维度推进集团变革。接下来,阿里将进入一个战略深化落地、资源加速整合、效能全面提升的核心攻坚阶段。
大厂豪赌AI,决胜未来战场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各大巨头纷纷投身AI洪流。
以腾讯为例,其在AI领域进行了大手笔投入。在3月19日的腾讯业绩发布电话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2025年腾讯将加大AI投入,“预计资本支出将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按腾讯去年营收规模与增速估算,相关投入可能接近千亿元。
抖音方面,早在2023年2月,集团便组建“Seed”团队,专攻模型层开发。此后,抖音旗下多个团队接连推出不同的 AI 应用产品,包括内容创作类的即梦AI、即创、海绵音乐,编程辅助类的豆包 MarsCode,智能交互类的豆包、Coze(扣子)及扣子空间,智能办公类的Trae 国内版,形成“工具+内容+社交”全链条布局,打造出一个完整的AI应用生态体系。
图源:晚点
至于阿里,除了前文提到的3800亿的资本支出,阿里也在大力推广夸克浏览器,希望将其打造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AI 超级框”,使其成为阿里AI布局中至关重要的C端流量入口。
当前,行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不只阿里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其他大厂同样如此。在这一阶段,如何将战略构想转化为具体行动,如何统筹各业务板块形成高效协同,如何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已成为大厂们急需攻克的核心命题。
在这场变革浪潮中,AI不仅是业务转型的突破口,更是各大科技企业角逐未来市场的必争高地,后续巨头间的AI竞争硝烟将持续弥漫,对抗态势愈发激烈。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