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莫弥补奥特曼在OpenAI的管理空白 将为未来IPO铺平道路
划重点:
·应用首席执行官西莫将辞去OpenAI非营利董事会的职务;
·首席执行官奥特曼目前在履行部分管理职责方面存在困难。奥特曼的私下言论表明,西莫最终可能会成为OpenAI的首席执行官;
·对西莫来说,核心目标在于打破ChatGPT现行的商业框架,在订阅模式之外建立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并实现产品盈利模式的全方位优化。
5月10日消息,OpenAI本周突然宣布重大人事调整,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意外地将公司大量业务移交给加入公司、担任应用首席执行官的Instacart首席执行官菲吉・西莫,此举引发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当前正值这家全球增长速度惊人的科技公司积极巩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地位的关键节点,此番人事布局或许将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西莫而言,其首要任务在于突破ChatGPT现有的商业模式,在订阅收入之外成功开辟多元化的营收渠道,同时对产品的盈利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此外,她还面临着一项迫切的任务,即整顿过去一年因高管频繁更迭以及部门内耗而陷入动荡的管理团队。据内部数据显示,OpenAI的员工规模已从两年前的400人急剧膨胀至超过1700人,这种快速扩张无疑加剧了组织管理方面的诸多挑战。
奥特曼则将把精力集中于核心技术研发工作,与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格雷格・布罗克曼携手全力推进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进程,同时负责统筹调配支撑ChatGPT运行的服务器集群以及新型人工智能芯片资源。
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奥特曼暂时还会管理基础设施部门,但未来很可能会引入专业的高管来负责这一板块。此次权力结构调整实际上已历经数月的精心酝酿:自2023年3月西莫加入OpenAI监督委员会以来,奥特曼便开始了业务掌舵者的物色工作,当时他直接管理的22个业务模块已显露出管理负荷过载的明显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西莫在监督委员会所展现出来的决策效率给奥特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OpenAI发言人已经确认,随着职务的变动,西莫将退出由奥特曼等人组成的非营利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核心使命是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普惠人类。尽管OpenAI非营利监督委员会一直在尝试分离监管与商业职能,但它仍然保有对运营业务的监督权。
西莫与OpenAI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渊源,这为她顺利履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OpenAI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中,她拥有多位盟友,其中包括董事长布雷特・泰勒以及首席营销官凯特・鲁奇。而这位新任应用首席执行官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正是要去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奥特曼的管理顽疾。据知情人士指出,OpenAI部门之间的壁垒所导致的资源争夺以及决策迟滞等问题,曾成为2023年末董事会试图罢免奥特曼的导火索,更直接引发了2024年秋季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以及两名核心研究员的离职。
在科技行业,尤其是在企业处于超速增长期时进行管理层的迭代,已然成为一种行业常态。OpenAI近年来所经历的人事震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7年Uber等硅谷明星企业曾经经历过的动荡时期。而彼时作为董事亲历了治理危机的西莫,如今需要将那段历史经验转化为破局的良方。
值得关注的是,在穆拉蒂离职之前,奥特曼就已经启动了组织架构的优化工作:引入前Nextdoor首席执行官莎拉・弗里亚尔担任首任首席财务官,负责处理复杂繁重的财务问题,同时招揽了社交媒体领域的资深产品专家凯文・维尔来统筹管理消费级与企业级产品线,这些举措或许都为西莫后续的治理转型铺平了道路。
候任CEO浮出水面?
配图:OpenAI首席产品官凯文・维尔
弗里亚尔与维尔将向西莫汇报,这意味着西莫需要理清其职权边界与奥特曼的管辖范围。奥特曼表示,引入西莫的核心目的在于让他本人腾出更多精力投入约200人规模的核心研究团队。据两位与他就人事任命有过沟通的知情人士透露,近几个月来奥特曼多次表露出对全面管理公司的厌倦,让人不禁怀疑他究竟还愿意担任首席执行官多长时间。不过据听取过内部讲话的人士透露,奥特曼本周向部分员工强调,新领导架构将确保他本人能够”长期留任"。
种种迹象表明,若进展顺利且OpenAI推进上市计划,西莫有望接掌首席执行官职位。她曾于2021年带领Instacart完成首次公开募股。截至目前,奥特曼和西莫均对此报道未予置评。
此刻,西莫正肩负起引领谷歌、Facebook之后20年最重大科技商业体崛起的使命。OpenAI向投资者展示了惊人的财务预期:若能兑现这些目标,该公司将有望通过上市募资,并筹得数千亿美元债务用于购置运行人工智能技术亟需的服务器。这些预测建立在ChatGPT免费版实现商业化突破的基础上—西莫与维尔等高管团队对此颇具经验,他们曾在Facebook母公司Meta担任要职,深谙流量变现之道。
“创始人模式”的践行者
在加入Instacart之前,西莫曾领导着拥有约6000名员工的Facebook核心应用业务。当时,该平台正深陷监管调查、隐私争议以及虚假信息泛滥等棘手问题。应对这段危机的经历,无疑为她如今应对人工智能冲击劳动力市场、OpenAI面临全球政府监管围剿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Meta,马克·扎克伯格不仅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更训练我们以高风险的决策去追求超额回报。这就是创始人模式,”西莫曾如此总结。在Facebook超过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这位西班牙裔高管的晋升速度令人瞩目,堪称火箭式的上升:她主导了移动端商业化战略,实现了广告收入的显著增长;推动了Facebook Live直播和Watch视频平台等创新产品的落地。此前,她曾撰文强调,职业经理人应具备创始人的战略视野、极致执行力和细节把控能力,而这正是她反复提及的“创始人模式”的核心。
图注:OpenAI的产品矩阵
如今,奥特曼与西莫将携手推进人工智能产品矩阵的扩张。他们规划中的创新产品包括软件编程助手等智能体,未来可能进一步拓展到物理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个人设备领域。据估算,到2029年,OpenAI计划实现的千亿美元营收目标中,约43%将来自ChatGPT免费用户的变现以及各类智能体服务的销售。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向投资者展示的定价策略显示,单款智能体服务的月费区间高达2000至2万美元。其中,软件工程智能体(内部代号为a-swe)已进行了数月的客户测试,被奥特曼视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路径。这类能够处理“全球经济价值最高工作”的智能体,有望重新定义生产力的边界。
ChatGPT的盈利模式
图注:OpenAI过去十年的发展史
OpenAI向投资者还披露,为优化利润率与营收结构,该公司会对ChatGPT收费体系进行调整。当前该产品采用阶梯定价策略:免费版面向基础用户,高级用户需支付最高每月200美元订阅费。据统计,ChatGPT目前拥有超2000万付费用户及5亿周活跃用户。
此前OpenAI曾测算,每位20美元/月订阅用户的服务器成本仅为6美元。但随着今年初文生图功能引爆市场,算力成本显著攀升,迫使公司对用户生成图像数量设置上限。
今年1月,奥特曼在社交平台X坦言,由于用户高频使用,即便高价订阅套餐也处于亏损状态。今年3月,他再度发帖试探用户对按需计费模式的接受度。据现有投资者透露,管理层认为OpenAI这种"多用多付"机制可从高级用户端挖掘更多收入,从而改善利润空间。
在商业化合作方面,OpenAI计划拓展与企业和教育机构对合作。该公司与苹果达成的商业协议即为典型案例—新版iPhone用户将直接体验ChatGPT功能。新任应用首席执行官西莫在此领域经验丰富,其此前在Instacart任职期间曾主导与Uber Eats等平台的战略合作,有效提升应用活跃度。
西莫面临的挑战:多渠道拓展营收来源
与此同时,OpenAI也在积极开拓大型企业销售业务。其中,该公司主要投资人软银也是OpenAI的重要客户。除了购买OpenAI股份外,这家日本企业集团今年初还表示,将每年斥资30亿美元购买OpenAI技术,供自身及其子公司使用,芯片设计公司Arm便是其中之一。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与Arm就一项潜在协议进行洽谈,该协议旨在以每年10亿美元的价格向Arm出售人工智能技术,以改进和加速芯片开发进程。目前尚不清楚这笔交易是包含在30亿美元交易之中,还是作为独立交易存在。
鉴于OpenAI预计到2027年其现金消耗将从上年的近20亿美元飙升至每年200亿美元,随着新计算服务器支出的增加,OpenAI需要尽可能地展现营收增长态势。
奥特曼曾探讨过收取联盟营销佣金(affiliate fees)的可能性,即在有人通过ChatGPT搜索产品后,OpenAI会从交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今年4月,OpenAI在ChatGPT中推出了新的购物功能,该功能可向用户提供一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并使他们能够通过聊天机器人购买产品。
与此同时,弗里亚尔也探讨过通过ChatGPT投放广告的可能性,西莫对此领域非常熟悉,这源于她在Facebook和Instacart的工作经历。据一位现任投资者透露,OpenAI管理层曾告知投资者,截至今年3月,已有超过2.5亿人使用ChatGPT搜索他们以往通过谷歌查找的信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ChatGPT作为谷歌搜索的替代品,广告有望成为OpenAI日益重要的收入来源。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