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药实控人变更余波未了:董事会继续换血,董事毛润反对罢免自己

2025年05月10日,12时17分22秒 国内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每经记者|王琳    每经编辑|陈俊杰    

5月9日晚间,北大医药(000788.SZ,股价5.72元,市值34.09亿元)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免去毛润先生董事职务的议案》及《关于补选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值得关注的是,被提议罢免的董事毛润对两项议案均投出反对票。

公告显示,北大医药董事会以毛润“已不再担任股东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裁职务”为由提议免去其董事职务。毛润则在表决意见中明确反对,强调“公司以劳动关系解除为由罢免董事缺乏法律与公司章程依据”。

记者梳理发现,自2024年12月北大医药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后,相关系统性人事调整一直在进行。

记者也注意到,尽管北大医药历史上多次经历实控人更迭,但其核心经营战略展现出显著延续性。年报数据显示,公司近5年医药流通、原料药及制剂三大业务板块营收占比始终稳定在85%~90%区间,业务结构的稳定性或是其抵御控制权动荡风险的关键支撑。

5月9日晚间的公告显示,经西南合成提议,鉴于毛润因身体原因辞去了西南合成的行政职务,已不再担任西南合成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裁。毛润作为西南合成在北大医药的推荐董事,已无法代表西南合成履行股东相关意愿,故提请北大医药股东大会免去毛润的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职务。

在北大医药董事会审议关于免去毛润董事职务以及补选非独立董事的两个议案时,毛润均投了反对票,其余8名董事投了同意票。

毛润列举的反对理由为,一是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九条及公司章程第九十八条,董事罢免仅限于“任期届满”或“存在重大过错”情形,公司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存在罢免事由,此次罢免属于违法;二是以劳动关系解除为由罢免董事缺乏法律与章程依据;三是在其任职期间勤勉尽责,未有违反忠实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罢免实际上是对合法董事职权的无端剥夺。

公开资料显示,毛润曾历任北大医药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党委书记、总经理及董事,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南合成副总裁、董事长兼总裁、党委书记。

天眼查显示,今年2月28日,西南合成的5名董事都进行了更换,其中包括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由毛润换成了涂文强。而毛润担任北大医药董事的原定任期为2024年6月27日至2027年6月26日。

此次,北大医药董事会补选的非独立董事为黄联军,根据公告,其有一女在北大医药新的间接控股股东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新优势)任职。

去年12月,新优势通过收购方正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的西南合成100%股权,从平安系手中(间接)拿走了北大医药的控股权。

新实控人入主,一系列变动随之而来。

今年2月7日,北大医药公告披露,新优势的有限合伙人由浙江中贝九洲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贝九洲)变更为杭州铭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但北大医药的实控人仍旧不变。

在此之前,因为中贝九洲是上市公司九洲药业的控股股东,这也导致市场出现了九洲药业和北大医药是否存在同业竞争的声音。

记者注意到,九洲药业实控人之一的花轩德与北大医药新实控人徐晰人关系颇为密切。天眼查显示,花轩德间接参股了徐晰人控股的新优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优势集团),并担任董事。而在2016年8月26日至2018年5月2日,徐晰人、花轩德与一位名为黄联军的人同时担任新优势集团的董事。

随后,2月28日,西南合成的5名董事都进行了更换。

紧接着在4月初,北大医药董事会也迎来换血,杨力今、包铁民被选举为北大医药董事,徐晰人被选举为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北大医药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1997年于深交所上市,原为方正系下属企业之一。2022年,平安系出资482亿元参与方正集团重整,在此过程中,取得了北大医药控制权。直到此轮股权再度变更,平安系从北大医药退出。

尽管实控人数度更迭,但北大医药的经营思路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在方正系时代,北大医药就提出围绕“三补、三调、三防”核心经营思路。“三补”是指补产品、补人才、补产能;“三调”强调要聚焦抗感染类、精神类、脑神经类三大药物领域,同时也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产品结构;“三防”则是防经营风险、防安环风险、防政策风险。

平安系接棒后,提出要坚持“重医药工业,优化医药商业”发展战略,医药工业聚焦“抗感染类、镇痛类、精神类”等重点领域,坚持以“补产品、补产能、抓市场”为核心经营思路,推进内生外延发展。

在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行业政策影响下,北大医药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22.37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20.60亿元,但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4314.38万元,上升至了2024年的1.38亿元,创下了公司历史最高水平。

在这背后,一方面,北大医药的药品流通业收入占比在2024年提升至近70%的新高;另一方面,北大医药通过重点产品销量提升及降本增效等,实现了盈利能力提升。

新优势进驻后的北大医药会走向何方呢?从北大医药2024年年报中的2025年度经营计划来看,其经营思路可能会保持与此前大体一致。北大医药提出,要优化战略布局,聚力优势资源,以“低成本、广覆盖、上规模”为方向,全力深化“三补”核心工作。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07268944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