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本土超市巨头黯然退市,董事长突然辞职

出品/联商网
撰文/梦萦
知名老牌连锁超市巨头人人乐,即将告别A股。
截至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值,以及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是*ST人乐(即人人乐)被终止上市的主要原因。
曾几何时,作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人人乐,门店遍布大江南北,承载着无数消费者的购物记忆,而今其却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01
多次被警示退市
5月7日晚间,*ST人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深圳证券交易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公告显示,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87亿元,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人人乐称,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如深圳证券交易所最终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挂牌转让,涉及具体事项公司将另行公告。
目前,人人乐股票已停牌,停牌前股价连续多日跌停,年内已跌超40%,总市值仅剩16.24亿元。

此前,人人乐董事长侯延奎突然辞职,这已是该公司六年内第三次更换掌舵人。
今年3月19日,人人乐突然公告称,上任仅一年半的董事长侯延奎因身体健康原因申请辞职,卸去包括董事、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在内的所有职务。
据悉,侯延奎为人人乐的实控方曲江系的高管,于2023年8月起担任人人乐董事长。上任后,他主导了人人乐旗下十多家子、孙公司的出售,推动人人乐在2024年实现三年连亏后的首次盈利。
同日,人人乐发布年内第四次“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事实上,人人乐已多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早在2014年和2015年,人人乐曾连续两年出现巨亏,分别亏损4.61亿和4.75亿元,因此在2016年进入“ST”状态。
彼时,为了扭亏,守住上市公司头衔,人人乐于2016年9月4.36亿元出售了长沙天骄福邸物业。而这笔买卖为人人乐公司贡献了1.35亿元的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223.14%。
然而,刚“摘帽”不久的人人乐在2017年再度陷入亏损漩涡,而这一次又是连亏两年:2017年、2018年,人人乐净利润分别亏损5.38亿元、3.55亿元。因此,人人乐股票在2019年再度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2023年2月13日,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永乐商管公司要约收购期满暨股票停牌的公告。
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1.07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4.38%,要约收购价格为5.88元/股,截止2023年2月13日,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届满。
因要约收购结果需进一步确认,根据有关规定,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人人乐股票自2023年2月14日开市起停牌,并将在要约收购结果公告日开市起复牌。
2024年4月22日,人人乐再次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人人乐”变更为“*ST人乐”。
随后,在2024年底,人人乐以13元总价转让13家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并出售物流中心,试图通过资产转正和 “技术性” 盈利摆脱退市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人人乐多次“摘星摘帽”都不是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出现转机,而是通过变卖资产、股权转让强行“续命”。
02
“昔日广东超市巨头”失速
1996年成立的人人乐,是一家老牌零售企业,曾经是深圳零售企业的旗帜之一,和华润万家、新一佳超市并称为“广东超市三巨头”。
2007年到2009年的三年,人人乐营业收入分别为39.85亿元、49.56亿元和87.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2.53亿元和2.3亿元。
2010年,人人乐成功登陆A股,收入首次突破了100亿元,门店遍布全国,风光一时无两。此时,人人乐华南大区单店日均销售额达6万元,成功抵御了家乐福、沃尔玛的正面竞争。
但好景不长,面对电商崛起带来的消费习惯变迁,人人乐选择逆势扩张,而业绩却一路下滑。自2012年至2023年,人人乐年营收逐年下滑,从129.13亿元缩水至28.53亿元。
2011-2016年期间,人人乐新增门店87家,仓储面积扩大近四倍,但营收增速却从30.5%骤降至-11.7%。这种规模不经济的扩张模式导致存货周转天数攀升,经营性现金流连续四年为负。

2019年7月,曲江文投收购人人乐控股股东浩明投资20%股权,并获得其另外持有的上市公司22.86%股份的表决权,拿下人人乐控制权。
2022年,曲江文投继续增持人人乐,但似乎并未改变人人乐业绩颓势,自2021年-2023年,人人乐累计亏损超18亿元。
在西安曲江文投入主后,人人乐治理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三年内三次更换董事长,战略方向频繁摇摆,加剧核心业务萎缩。
在此期间,尽管人人乐也曾尝试过一些改变,比如试水仓储折扣店、精品超市等新兴业态,但最终却收效甚微。
今年4月30日,人人乐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其营收约为14.3亿元,同比骤降49.86%,总资产减少50.94%,净资产约为-4.04亿元。
此前,人人乐发布的业绩预告中提到,公司2024年预盈4.10亿元至4.60亿元。但年报发出来后业绩却大变脸,从预告的盈利超4亿元变成了亏损超1700万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人人乐给出了两点解释:
其一,根据会计师最新取得的资料,公司出售持有的西安人人乐商品配销有限公司、西安高隆盛商业营运管理有限公司,不满足在2024年12月31日确认股权转让收益的条件。
其二,结合13家股权转让子公司2024年度代垫款最新回款情况,根据公司取得的最新情况谨慎判断,截至公告日未归还的代垫款项1.11亿元存在很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对未收回的代垫款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11亿元。
截至2024年末,人人乐门店数量已从巅峰期的数百家暴减至32家,当年关闭45家、转让15家,仅新开门店1家,业务集中在华南、西北区域,核心竞争力大幅削弱。
有分析指出,人人乐的组织僵化,管理落后,且在进行变革时,没有形成清晰有效的差异化战略,只是将原先大卖场进行不同规模的变体,难以为其带来新业务的增量。租金欠缴、长期亏损以及业态调整,则是其门店关闭的主要原因。
03
传统零售如何破局?
从昔日与外资商超抗衡的零售巨头,到如今深陷退市危机,人人乐的境遇令人唏嘘。
而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命运转折,更是整个传统零售行业困境的缩影。在消费需求迭代加速、电商浪潮持续冲击的当下,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几年,超市上市企业业绩普遍承压,财报中的数字起伏折射出行业转型的阵痛。如何突破增长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困扰传统零售商超的普遍难题。
在这场关乎生存的行业大考中,步步高、永辉等企业率先做出改变,向胖东来学习,回归零售业本质,打破了传统商超依赖价格战、规模扩张的固有思维,通过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重构零售核心竞争力,也为传统零售行业开辟出一条破局重生的新路径。
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曾盛极一时的中国零售商超巨头们,唯有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拥抱变革,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顺应时代变化,不断重塑商业模式、创新服务体验、加速数字化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