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芯记」一季度增收不增利!当先进制程成时代宠儿,华虹半导体如何继续“错位竞争”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飞月 北京报道
在AI芯片需求暴涨、全球半导体巨头竞逐先进制程的狂潮中,深耕成熟制程特色工艺的华虹半导体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绩单。5月8日,该公司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8.66%,净利润却大跌近九成。
一边是台积电等同行凭借先进制程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是成熟制程市场持续的价格压力,华虹半导体坚守的“特色工艺”战略正经受严峻考验。更令人玩味的是,华虹集团手中还握着一张未打出的王牌——计划注入华虹半导体、覆盖先进制程的华力微。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华虹半导体将如何破局?是继续深耕成熟制程的“舒适区”,还是冒险进军先进制程的竞技场?这家芯片代工巨头,正站在自我变革的十字路口。
营收增长利润下滑
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滑,华虹半导体今年一季度的营收表现还算可圈可点,同比增长18.66%至39.13亿元。在业绩电话会上,该公司称一季度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晶圆出货量增加。
对比此前的业绩,记者发现华虹半导体其实从去年第四季度便恢复了营收的同比增长,由2023年四季度的32.8亿元增长到38.86亿元,去年四个季度的营收也是环比上升的。华虹半导体方面就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国内下游产业的持续培育和需求改善,以及华虹七厂产能的爬坡和华虹九厂的投产,充沛的产能支撑公司收入的稳健增长。
不过,华虹半导体在利润方面的表现大不如营收。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6万元,同比下滑89.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10.5万元,同比下滑92.3%。
华虹半导体表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所得税抵免减少,及外币汇兑损失上升,部分被毛利上升所抵消。
利润下滑是华虹半导体这两年的常态,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下滑35.64%和80.34%,去年四季度甚至出现了亏损。
除了研发投入增加这个因素,华虹半导体还在2024年财报中指出了关键的一点——平均销售价格下降。该公司称,受国际地缘政治、产业链结构调整、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产能扩充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工艺平台及终端应用市场面临竞争加剧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的竞争格局、销售策略产生变化和相应风险。
市场复苏呈结构性分化
与台积电、中芯国际这些追求先进制程的晶圆代工企业不同,华虹半导体走的路线是特色工艺,主要集中在成熟制程领域。
全球半导体产业在经历需求疲软、库存高压的行业寒冬后,2024年逐步迎来复苏。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IBS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约为63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3%。
然而,在2024年财报中,华虹半导体表示,半导体市场复苏呈现结构性分化趋势,在AI及部分消费电子的带动下,先进制程芯片需求持续强劲,而成熟制程芯片需求尚未回到繁荣期,供需关系仍处于不平衡状态,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成熟特色工艺晶圆代工市场仍面临需求与价格压力。
受此影响,华虹半导体所擅长的成熟制程晶圆代工业务出现下滑。2024年,华虹半导体来自消费电子、工业及汽车、通讯产品、计算机这四大领域的收入分别下滑1.48%、30.81%、1.27%和51.06%。
其中,来自工业及汽车、计算机领域的收入下滑最为严重。华虹半导体在2024年财报中指出,过往数个季度,集成电路产品存在库存积压情况,尤其海外汽车芯片仍处于去库存化阶段,整体芯片市场仍充满挑战。
至于今年市场的变化趋势,“成熟制程需求结构与2024年下半年开始的趋势基本相同,AI和消费对应的领域,如电源管理表现强劲;与消费、工业相关的MCU表现平稳。成熟制程的市场和细分领域比较多,且受国际环境及相关政策的变化,成熟制程市场的变化有待逐季验证。”华虹半导体方面回应本报记者称,通过“8英寸+12英寸”战略,公司将持续聚焦功率器件、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特色工艺形成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依托供应链多元化策略,以产能扩张和降本增效对冲压力,积极开拓市场机遇。
先进制程已进规划之中
诚然,对于华虹半导体来说,特色工艺让其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但半导体市场复苏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的趋势又是实打实的。
尤其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驱动下,AI芯片市场需求迎来井喷。主攻先进制程的中芯国际,今年的业绩依然保持了增长,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增长2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6亿元,同比增长166.5%。
但在被问及先进制程时,华虹半导体方面只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紧跟成熟制程所对应的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要求,公司将持续专注成熟节点,深化“8英寸+12英寸”、先进“特色IC+Power Discrete”的发展战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据了解,华虹集团对于华虹半导体有注入先进制程业务的规划。早在2023年,华虹半导体曾在A股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将于科创板上市之日(2023年8月7日)起三年内,在履行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程序后,华虹集团将华力微注入华虹半导体。华力微追求的就是先进逻辑工艺晶圆代工,与华虹半导体是华虹集团基于半导体制造行业的不同技术发展路径所设立的不同业务板块。
菁锐智库专家、正高级工程师袁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当前半导体市场结构性分化的趋势下,华虹半导体应聚焦特色工艺升级和差异化竞争,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功率半导体等长期在各个行业需求比较稳健的细分领域。“在市场的选择上,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面对当前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抓住国内对半导体供应链扶持的利好政策,拥抱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需求稳定的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中美之间的关税战火也蔓延到了半导体领域。华虹半导体方面回应称,目前的关税问题对公司影响较小,整体可控,公司也会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向,加强与市场的沟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将影响降到最低。
袁博则认为,若关税战升级,将会大大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结构,成熟芯片市场可能面临区域化调整,成本和供需都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关税战也会在非直接参与国家之间带来两两合作的机遇。“对华虹而言,由于关税影响的主要地区并不是华虹主要的市场,因此实际上关税对华虹直接出口影响有限,但下游客户订单变化导致的间接冲击比较大。华虹需要借助国产替代加速和政策支持(如补贴、税收优惠)所带来机遇,更多承接更多国内订单,同时也需要积极走出去,利用关税战可能带来的合作机遇,挖掘更多的稳定海外客户。”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