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药业“黑天鹅”,搅动红牛可口可乐神经

2025年05月09日,21时06分55秒 科技新知 阅读 7 views 次

文 | 源媒汇,作者 | 胡青木,编辑 | 苏淮

牛磺酸行业龙头,突发“黑天鹅”事件。

2025年5月5日晚,永安药业一纸公告震动资本市场: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陈勇被湖北省鹤峰县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永安药业未在公告中披露陈勇被留置的原因,后续其证券部向媒体表示,事情的进展包括结论,目前尚未接到相关通知。

永安药业“黑天鹅”,搅动红牛可口可乐神经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永安药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企业,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其董事长被留置这一突发情况,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受此消息影响,永安药业发布公告次日,股价直接跌停。

牛磺酸广泛存在于人体心脏、大脑、视网膜等组织,具有抗疲劳、抗氧化、调节神经传导、保护视力及促进婴幼儿脑发育等作用,现已成为功能饮料的核心成分,通过缓解体力疲劳、增强运动表现等功效,支撑起全球能量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并延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药业是红牛、雀巢、可口可乐等世界级公司的重要供应商。若此次事件持续发酵并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下游厂商订单恐将受到冲击。

中国牛磺酸一哥生变

1995年,陈勇筹资创建黄冈永安药业,初期主营甲硝唑原料药生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外销受阻后,开始转向牛磺酸研发。

2001年,陈勇作为主要发起人,在湖北省潜江市成立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即上市公司主体),并在后续成功带领技术团队攻克工业化生产难题,自创了环氧乙烷法这一当时独有的生产工艺。

该技术通过生物发酵乙醇制备环氧乙烷,革新了牛磺酸生产路径,不仅提升了牛磺酸收率,还降低了单吨生产成本、废水排放量和能耗,兼具效率与环保优势。

凭借这一技术突破,永安药业逐渐重塑了全球的牛磺酸产业格局。

随着永安药业将该技术规模化应用,中国牛磺酸出口价格从2004年的3万元/吨降至2007年的1.8万元/吨,推动全球产能加速向中国集中,逐步打破此前日本企业的长期垄断。

有了成本优势,永安药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官网显示,公司目前的牛磺酸年产能为5.8万吨,约占全球50%的市场份额,是全球牛磺酸市场的“一哥”。2024年财报显示,永安75%的营收来自牛磺酸,而这里面约有80%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这一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永安在全球牛磺酸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尽管财报中未披露具体大客户信息,但永安药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与哪些国际食品饮料巨头存在合作关系”时明确表示,公司是红牛、雀巢、可口可乐等国际食品饮料巨头的重要供应商。

永安药业“黑天鹅”,搅动红牛可口可乐神经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综合永安药业牛磺酸出口占比达80%的财报数据、前三大客户销售总额占营收26.6%的公开披露,以及其在投资者平台回复的与国际食品饮料巨头的合作事实,可推断永安的前三大客户较大可能是红牛、雀巢和可口可乐。

作为多个世界饮料巨头的核心牛磺酸供应商,永安药业在全球功能饮料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牛磺酸作为这些能量饮料实现“提神抗疲劳”功效的关键功能因子,其添加量直接决定产品性能。以奥地利红牛为例,其面向大众市场的250ml装劲能风味饮料,每罐含牛磺酸125mg,经典款250ml装的牛磺酸含量更是高达800mg。

奥地利红牛近年来的销量呈爆发式增长,全球年销量罐数从2018年的70亿罐攀升至2024年的126.7亿罐。再加上其他功能饮料销量的增长,全球对牛磺酸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在全球功能饮料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美国宠物食品强制添加牛磺酸政策的落地,亦进一步催生了全球牛磺酸需求的飙升。永安药业彼时的5.8万吨年产能,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为稳固与国际巨头的战略合作,同时应对竞争对手的压力,永安药业于2021年末启动扩产。以陈勇为首的第六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扩建年产4万吨牛磺酸项目的议案,该议案计划投资2.5亿元,目标在2025年形成10万吨年产能,以满足客户对原料持续增长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全球牛磺酸供应链心脏”的战略地位。

2024年财报显示,该项目正处于施工建设收尾阶段,即将进入验收阶段。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陈勇被留置使永安药业陷入群龙无首境地,可能导致关键验收环节决策延迟,进而影响项目按时投产。

虽然永安药业后续发布公告称,目前由常务副总经理陈子笛代行董事长职务,但是陈子笛的金融投行背景,与其父陈勇的实业技术基因存在一定差异。

若前期由陈勇主导的扩产项目,如设备调试、质量检测等需高层协调的环节受阻,亦会导致产能爬坡期延长,无法及时满足下游客户的订单需求。

行业或开始洗牌

前文提到,奥地利红牛的两款产品中,每罐牛磺酸含量分别为800mg和125mg。结合其2024年126亿罐的销量,奥地利红牛每年对牛磺酸的需求高达数万吨。如此庞大的需求,使得饮料巨头对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永安药业董事长被留置,后续若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的话,下游客户可能启动备份供应商采购。这种不确定性,为竞争对手创造了可乘之机。

目前,国内牛磺酸市场,永安药业以5.8万吨/年的现有产能稳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新和成(3万吨/年)、湖北远大富驰(2.5万吨/年)等企业,依托区域原料配套或差异化工艺分得剩余市场份额。

除现有产能外,多家企业也在积极扩充产能,意图在牛磺酸市场分一杯羹。

圣元环保于2024年启动了年产4万吨牛磺酸的建设项目;嘉澳环保在2024年6月发布公告,宣布其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牛磺酸的项目;新和成则在2024年12月发布预案,拟通过募资建设年产3万吨牛磺酸的项目。

竞争加剧之下,永安药业开始被迫“内卷”。

2024年财报显示,永安药业的牛磺酸销量为4.9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32%。但牛磺酸业务带来的营收却只有6.35亿元,同比下滑了4.14%。除了牛磺酸这一主营业务营收下滑以外,另外两个业务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使得同期公司的总营收减少了13.78%。

永安药业“黑天鹅”,搅动红牛可口可乐神经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销量增加、营收却在降低,这也折射出永安药业正陷入“量增价减”的行业性困局。这种“以价换量”的被动策略,或许是其在全球供需格局变动下的无奈之选。

多家企业的积极扩产,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也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红牛等饮料巨头对牛磺酸的需求,具有“低成本高依赖”特性——牛磺酸占其产品成本比例较低,却决定了核心功效的稳定性。这种特性,使得供应链安全高于价格竞争。

短期来看,若永安药业扩产延迟,红牛可能会减少订单份额,将其分散至新和成、湖北远大富驰等企业。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圣元环保等新产能释放,国内牛磺酸行业或将从“永安独大”转向“多强争霸”,技术迭代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将成为新的竞争核心。

针对董事长被留置对公司经营的潜在影响,以及国际客户是否已就供应链稳定性与公司沟通等问题,源媒汇向永安药业董秘办发送了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对于永安药业而言,能否在董事长被留置这一事件中,确保技术传承与项目落地,将决定其能否守住行业龙头的地位;对于整个行业,红牛等下游客户的“供应商多元化”战略已迫在眉睫。毕竟在全球功能饮料、宠物食品需求持续爆发的当下,稳定的供应链远比单一的成本优势更具战略价值。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