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业,在「降价」与「升级」上走钢丝
潮汐商业评论
凌晨两点,首都机场的到达大厅里,Rayne拖着行李箱快步走向网约车候车区,五一假期刚过,他便已踏上出差的“旅程”。
手机屏幕上,五个预订平台同时开启,筛选条件精准到"2021年后开业""智能设备""价格400-600元"。
“有时候住酒店就像开盲盒,哪怕是亚朵全季一些知名的连锁酒店品牌,一不留神也有机会拥有格局奇怪的房型、屋内配置老旧、卫生条件不那么标准的住宿体验。因此开业年限、智能化程度、还有价格是我平时筛选酒店的基础门槛。” Rayne分享道。
据中国饭店协会《2025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酒店业共有25.24万家门店,客房数为1347万间。而到了2024年,中国酒店业门店数增长至34.87万家,客房数达到1764万间,3年增长近10万家。
与此同时,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56.15亿人次,同比增长14.8%。
尽管酒店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却犹如一盆冷水泼向了整个行业。据酒店之家数据显示,2024年酒店行业平均每间可售客房收入为118元,同比下降9.7%;平均每天房价为200元,同比下降5.8%;入住率为58.8%,同比下降2.5%。
显然,供给端的“繁荣”并未能激活消费潜力,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酒店行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而面对这个“量增利减”的局面,背后折射的则是行业正在遭受的“内卷困境”。
01 酒店的内卷三重奏:拼价格、谈升级、“变”服务
酒店行业的内卷,是当下市场竞争最直观的写照。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观念逐渐成熟,更加理性的选择取代了曾经的盲目追求。他们不再为高端品牌或奢华设施买单,而是综合考量价格、位置、性价比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借助在线旅游平台和社交媒体全方位比较评估酒店。与此同时,酒店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竞争愈发激烈,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独特竞争力。在这样消费端与酒店端的双重背景下,内卷成为行业常态。
当市场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酒店们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源,只能祭出浑身解数,试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
市场流量增长趋缓,难以支撑酒店规模扩张,而酒店数量却持续攀升,致使供需失衡加剧。尤其在热门旅游地和商务区,酒店扎堆林立,为争夺有限客源,“以价换量”便成为了酒店内卷的“主基调”。
于是,曾经动辄上千的高端酒店,如今也纷纷开启“亲民路线”。平台上的酒店套餐,价格一降再降,五星级酒店的周末套餐,有时甚至比平日里的中档酒店还要便宜。
“以价换量”终究是饮鸩止渴,入住率虽短期提升,可酒店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运营压力倍增。
此外,酒店们“卷”的另一大策略还有“智能化升级”。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除了传统的住宿需求外,他们还希望酒店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健身房、自助洗衣房、智能设备等。这就要求酒店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内,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因此,在智能化方面,许多酒店引入了智能客房系统、自助入住 / 退房机等设备。客人可以通过手机或自助终端快速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无需排队等待;在客房内,智能语音助手可以控制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为客人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如华住集团旗下的全季酒店、汉庭酒店等品牌,纷纷在客房内配备智能设备,并将自助洗衣房作为服务亮点,提升酒店的竞争力。
降价和升级的背后,是酒店在成本和收益之间的艰难平衡。酒店的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为了维持经营,市场导向型酒店不得不压缩成本,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削减服务项目。比如餐饮种类减少、逐渐消失的开夜床服务、晚间的暖心热牛奶也不再及时……
原本酒店以 “宾至如归” 为理念,为客人打造温馨舒适的 “家外之家”,如今服务的删减却让这一初心蒙尘。
在酒店的内卷三重奏中,降价、升级和“变”服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市场博弈,而这背后的“供给过剩”又为这场博弈蒙上了另一重阴影。
02 逃不开的“扩张魔咒”
尽管酒店行业的竞争依旧深陷价格战与智能升级的泥沼中,但许多酒店集团的“扩张"之路却并未停下,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
根据近期各家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锦江酒店、首旅酒店以及亚朵集团,在2024年新开业的酒店数量分别为1515家、1353家、471家。其中,亚朵集团全年新开业酒店和签约数均突破历史新高。同时,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华住待开业酒店数量为2988家。
而从各家酒店数量来看,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已经开业的酒店合计为13416家;华住在营酒店数量达11147家;首旅酒店旗下酒店数量为7002家;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1619家。截至2024年底,国内四家头部酒店集团的在营酒店总数就超过了3.3万家。
酒店扩张主要有自营和加盟两种模式。自营模式就像自己亲手打造的“精品店”,从选址、装修到运营,每一个环节都由酒店集团亲自把控。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保证酒店的服务质量、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的高标准,如一些高端豪华酒店,通过自营模式为宾客提供极致的体验。但劣势也很明显,资金投入巨大,从前期的房产购置、装修,到后期的设备更新、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运营成本高,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大量的员工,还要承担市场风险,一旦入住率不足,就可能面临亏损。
加盟模式则是酒店集团输出品牌、管理经验和标准,由加盟商提供资金和场地。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扩张速度快,酒店集团可以利用加盟商的资金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成本相对较低,风险也相对分散。以亚朵为例,2024年其酒店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加盟酒店管理收入,同比提升53.32%至41.49亿元。
但问题同样不少,由于加盟商的独立性,管理上容易出现“指东打西”的情况。近期,网红“九歌”曝光的广州某亚朵酒店花洒上有大量毛发事件,就暴露出加盟店在卫生管理方面的漏洞,而这种个别加盟店的问题,却会让整个品牌的声誉都受到牵连。
扩张过快,酒店管理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比如,在人员管理上,大量新店开业意味着需要招聘和培训众多员工,但培训体系和时间可能跟不上扩张的步伐,导致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稳定,这就造成有的酒店前台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处理客户的特殊需求,客房服务员的清洁标准也可能出现差异,甚至有的加盟商酒店因“节省成本”,客房布草不及时更换,引发客户投诉的事件也常有发生,大大影响了消费者体验,而品牌形象也会在这种快速扩张中遭遇“滑铁卢”。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酒店行业抢占市场份额固然重要,但如何在扩张中保持品质和服务的稳定,才是酒店集团需要修炼的“内功”。
一边规模狂奔以迅速扩大占有率,一边卷价格、卷智能以抢夺消费者,行业的集体焦虑从消费端来看,似乎也衍生出了新问题。
03 喜“新”的消费者,酒店患上“保质期”焦虑
“现在酒店太多了,但每次预订都像开盲盒。有次订了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酒店,结果房间的设施老旧,卫生堪忧,而且房间的格局也非常奇怪,联系前台换房间,但因同房型住满了,没换成,也不能升级,只能凑合着住,体验极差。” 作为一个经常出差,每月都要在全国各地酒店辗转的打工人,Rayne无奈道。
“所以现在我一般都会优先选择新开业的酒店,至少设施都是新的,不会有太多后顾之忧,而且新酒店还经常有促销活动,性价比看着也不错。” 在几次踩雷之后,Rayne找到了自己的订房诀窍。
如Rayne一样有“新酒店依赖症”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而在酒店行业,一场由消费者喜 “新” 厌旧引发的 “保质期” 焦虑正悄然蔓延。
近年来,酒店市场供给持续增加,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开业酒店2.3万家,接近2023年全年开业门店量的59%,国内酒店数量、客房数量已达到 2019年同期的109%、103%。但需求的增长却未能与之匹配,供需失衡之下,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
在此背景下,新酒店凭借其优势成为了消费者挑选酒店时的“必选项”,而五年、甚至三年以上的“高龄”酒店也在此消费形势下,不得不展开一场求生实验。
而为了在这场变革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连锁酒店集团们也纷纷亮出 “大招”。例如,华住集团通过功能重置与品牌化改造实现了老牌星级酒店的 “逆龄重生”。成都的银河王朝大酒店被华住拿下后,快速改造为桔子成都春熙路天府广场酒店,改造后的酒店摒弃传统空洞的大堂布局,加入咖啡吧、自助服务区、社交休闲区等多功能空间,去掉大型餐饮配套、行政走廊等无运营价值的内容,对所有空间进行优化利用。377间大房量,开业6天即满房,且连续3天满房。同时,华住拥有快捷成熟的 “全平台总包” 模式,从设计到施工大幅缩短筹建周期,如温州老牌星级酒店天都大酒店被改造成汉庭温州鹿城广化桥酒店,仅用4个月就完成翻牌筹建到开业的过程 。
东呈集团的 “老店翻红计划” 则聚焦于精准投资与快速回报。其柏曼事业群CEO王瑜提出 “2 年投资回本周期” 的改造理念,柏曼酒店凭借灵活多变的产品方案,为老酒店量身定制改造路径。以柳州金皇冠柏曼酒店为例,客房在改造后成功俘获更多消费客群,酒店坪效显著提升……
当新店生命周期从十年缩短至五年、甚至三年,关于“保鲜”战争正在酿造新的“焦虑”。而连锁酒店集团们的集中化改造策略,不仅凸显出规模效应与品牌优势,也进一步提升了行业集中度,促进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如今,行业面对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喜 “新” 厌旧,还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与价值重塑。从“量增利减”的迷茫,到扩张中的品控焦虑,再到新旧酒店的博弈,这些挑战虽带来阵痛,却也驱动着酒店行业在自我革新中重塑价值。我们往回看,不论内卷让行业“软硬件”整体拔高,还是价格战为消费者所带来的“更具性价比”,亦或是连锁酒店的不断扩张遍布更广,在消费端感知到的都是更加丰富的住宿资源。
“今年去三四线城市出差多,我发现连锁酒店品牌在那边扎堆开业了,还都是这两年刚开业的新酒店,选择方便还有保证,就觉得来小县城出差的体验感也飙升了。”Rayne感慨道。
你看,商业就是这样。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