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资13.4亿入主通裕重工,突围净利困境或挑战重重
时隔四年多时间,通裕重工(300185.SZ)再次迎来控制权更迭。
5月6日晚,公司发布复牌和筹划控制权变更进展公告。有山东国资背景的山东国惠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惠资本”)通过协议受让方式,以13.41亿元收购控股股东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港集团”)拥有的通裕重工15.5%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不过由于珠海港集团控股期间,通裕重工股价曲折向下,净利润连续4年下滑的表现,所以资本市场对于大本营位于山东的通裕重工,回归当地国资的怀抱有着较高的期待。
受该消息刺激,通裕重工复牌首日大幅高开,收盘涨幅达9.43%,报2.67元/股。
净利四连降后转卖控制权
本次控制权转让采取现金收购+表决权委托的双重控制设计。其中,珠海港集团将持有的通裕重工6.0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5%)转让给国惠资本,转让价格为每股2.22元,本次股份转让价款合计为13.41亿元。
同时,珠海港集团将剩下的1.8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3%)的表决权,不可撤销、排他且唯一地委托国惠资本行使。交易完成后,通裕重工控股股东将由珠海港集团变更为国惠资本,实控人将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珠海港集团从高调入主走到迫切退出,仅仅过去4年多时间。而态度变化背后,或许与通裕重工近年来持续萎靡的业绩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通裕重工主营业务为大型锻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公司是全球重要的风力发电机主轴生产基地、球墨铸铁管管模生产基地、中国大型铸锻件主要制造商之一。
2020年下半年,珠海港集团通过协议收购(3.88亿元受让5%股权)+定增(9.44亿元全额认购)的方式,斥资约13亿元拿下通裕重工控制权,合计持有公司20.34%股权。
在珠海港集团入主期间,公司拓展了高端铸钢、核电装备、船舶装备、水电电机装备等板块业务。2022年6月,公司更是推出发展史上最大规模再融资项目,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所募集资金总额达14.85亿元。
其中,公司拟用4.5亿元用于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6亿元用于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节能节材工艺及装备提升项目;4.3亿元用于补流。
不过,上述举措未能扭转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的颓势。iFind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亿、2.45亿、2.04亿、0.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6%、-13.57%、-17.01%、-79.73%。
毛利率方面,2018—2020年毛利率水平维持稳定在23%~26%之间,2021—2024年毛利率则大幅下滑至12.73%~17.28%之间。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年报中表示,“受风电行业竞争日趋加剧影响,报告期内风电类产品价格总体上同比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业绩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某种程度上说,通裕重工毛利及净利持续下滑,也宣告了珠海港集团入主后整合效果未达预期。
尽管通裕重工业绩每况愈下,但珠海港集团出让控制权并未亏损。
据公告,珠海港集团拿下公司20.34%的股权花费约13.32亿元。此番转让15.5%股权的价格就有13.41亿元,覆盖掉当初购买控制权的成本。另外,珠海港集团还持有公司1.88亿股,约4.83%的股权,按今日收盘价计算,其价值约为5.02亿元。
国惠资本“眼馋”已久
若非珠海港集团横插一脚,率先拿下通裕重工的控制权,其控制权或许早就被国惠资本拿下。
2019年7月,国惠资本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了司兴奎(原实控人)和山东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高新投”)合计5.04%的股权。
半年以后,珠海港集团横插一脚,通过协议受让的方式,同样从司兴奎和山东高新投受让了5%的股权。再迅速通过定增的方式,拿下控制权。
或许是考虑到,彼时珠海国资委刚刚卖掉格力股权,财大气粗。当时的国惠资本并未继续进行增持,避开与珠海国资委争抢控制权,后续低调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眼下,由于通裕重工业绩持续下滑,珠海港集团有了卖控制权的念头,国惠资本自然顺势拿下通裕重工的控制权,进一步改善和做大做强本土企业。
事实上,通裕重工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企业,有着山东财政部的背景山东高新投一路陪伴其成长,在上市之初,其位列第二大股东。只是后续山东高新投持续减持和转让股权,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国惠资本与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重组。合并完成后,国惠资本的实力将更上一层楼。目前,国惠资本旗下主要有鲁阳节能(002088.SZ)、鲁银投资(600784.SH)等知名控股子公司。
不过,即便国惠资本入主后,其面临改善经营业绩的压力也不小。一季度数据显示,期内公司录得营业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1.34%;归母净利润3886.85万元,同比增长270.31%。
尽管通裕重工一季度业绩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同比增长,但增长主要系公司财务费用降低和应收账款坏账冲回所致。公司的营收规模仍在原地踏步,毛利率为13.44%,仍然在低位区间运行。
新东家实力不俗,但面对公司营收增长停滞、风电行业价格战持续等难题,其能否带领通裕重工走出业绩颓势,笔者将保持关注。(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周健,编辑 | 曹晟源)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