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不再需要AI lab

2025年05月07日,14时23分09秒 科技新知 阅读 8 views 次

4月29日,腾讯TEG进行架构调整,新成立大语言和多模态模型部,并对数据平台和机器学习平台职责进行调整。

当外界的关注点都放在新成立的部门时,却忽略了这样一段话——原机器学习平台部、数据平台部、Al Lab、安全平台部、信息安全部相关人员对应调整至以上新成立部门。

这意味着,腾讯Al Lab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存在,而是化整为零,被拆分安置到新成立的部门中去。

互联网大厂,不再需要AI lab

无独有偶,4月16日,据雷峰网“AI科技评论”消息,字节AI Lab将全部并入Seed团队。

AI Lab,全名人工智能实验室,是顶级高校和科技公司面向人工智能和前沿领域的研究机构,通常由顶尖科学家和学者组成。世界知名高校如麻省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知名科技公司,如微软、谷歌、Meta都有自己的AI Lab,其中微软雷蒙德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谷歌旗下DeepMind,知名AI学者杨立昆负责的Facebook AI Research (FAIR)等。

在国内互联网大厂中,最早设置AI Lab的公司,依然是百度

2013年初,百度CEO李彦宏决定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命名为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简称IDL)。

2013年7月,百度IDL正式成立,李彦宏亲自担任院长,余凯(地平线创始人)担任常务副院长。IDL的总部在北京,在美国硅谷和深圳等地设有实验室。

此后,百度又先后成立大数据实验室(BDL),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SVAIL),并把深度学习研究院改为深度学习实验室(沿用“IDL”的名称)。与此同时,百度研究院(Baidu Research)也正式组建,研究院包括上述三个实验室,即IDL、BDL和SVAIL。

2014年5月,余凯说服多年好友吴恩达加入百度,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次年5月,余凯离职创立地平线。2017年3月,吴恩达从百度离职。半年后,接替吴恩达的林元庆也离职创业,百度研究院院长由AIG负责人王海峰接任,并持续至今。

‌随着百度IDL的建立,其他互联网大厂也纷纷成立自己的AI Lab,如腾讯,字节以及阿里。

2016年,腾讯和字节先后设立AI Lab,字节AI Lab由从微软亚研挖来的副总裁马维英负责,腾讯AI Lab第一任主任则是前百度IDL副院长,大数据实验主任张潼。

2017年10月,阿里成立达摩院,初期投入资金达1000亿人民币,定位为“企业驱动型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初期,达摩院拥有机器智能、数据计算、机器人、金融科技、X实验室五大实验室,同时拥有14个科研实验室。在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行癫)的带领下,金榕、司罗、华先胜、王刚为代表的十三名“扫地僧”,一时声名鹊起。

达摩院的成立,成为中国互联网大厂AI Lab的顶点,也成为衰退的起点。

根本原因是,作为互联网大厂人才密度最高、也是平均薪水最高的部门,AI Lab始终无法解决产出和盈利的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很难工业化落地,给公司带来的收益也远远覆盖不了高额的薪水和研究费用。在公司高速增长时期,你好我好大家好,管理层和其他部门还能忍受养这帮“闲人”,一旦业绩增长放缓,内部矛盾激化,这些科学家们就成为了首先被优化的对象。

于是,众多大厂AI Lab开始收缩,AI Lab高层也选择离职,回归学术界或者创业。

2019年1月,腾讯AI Lab主任张潼离职,加入创新工厂,由张正友接任;2020年,字节AI Lab定位发生转变,从集团级前瞻性项目转为技术中台,为商业化团队服务,AI Lab主任马维英的汇报对象也变为张楠。不久后,马维英离职,加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2021年8月,字节AI Lab总监李磊离职,入职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任助理教授。

2022年,达摩院巨震,副院长金榕、NLP负责人司罗、阿里云研究院院长肖利华,高级研究员张磊、城市大脑实验室负责人华先胜、XR实验负责人室谭平、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王刚等多名“扫地僧”相继离职。

2023年初,ChatGPT的横空出世本来给AI Lab的科学家们带来了一丝曙光,但这道曙光转瞬之间就变成了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互联网大厂的大模型之争,不能说跟AI lab毫无关系,只能说是关系不大。

据了解,阿里、腾讯都有多支团队在进行大模型研究的内部赛马:阿里是阿里云旗下的通义千问实验室和达摩院,腾讯这边则是TEG机器学习平台和AI Lab,结果显而易见。

字节则是由CEO梁汝波调动整个公司的资源,成立Seed和Flow,而不是让AI Lab为主体,进行大模型的研发工作。毕竟当马维英离职后,字节AI Lab主任李航只是总监级,根本撑不起来大模型这个技术一把手工程。

当然,百度那边,倒是没啥问题,毕竟百度CTO王海峰兼任研究院院长多年。

2025年春节,随着DeepSeek的走红,大家发现最适合搞大模型这个新时代AI产品的是哪些刚从清北、斯坦福、MIT毕业的博士生,而不是这些江湖成名已久的四五十岁的老科学家们,所谓拳怕少壮,对大模型来说,这些年轻人的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大模型业务的继续发展,AI Lab这种跟实际业务产生不了太多联系的纯研究机构,在大厂中的位置越来越尴尬,并在2025年初走向了消亡。

2024年7月,腾讯AI Lab实验室主任张正友将不再担任实验室主任一职位,由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接任;2025年2月,字节AI Lab负责人李航向大模型Seed团队负责人吴永辉汇报。

随着字节和腾讯AI Lab被并入大模型部门,国内互联网大厂的AI Lab,名义上只剩下一个达摩院了。但达摩院多个实验室都被“借调”至通义实验室,阿里所有技术的公开活动,出现在台前的都是阿里云CTO,通义实验室负责人周靖人。

而那些大厂AI Lab的负责人们,也已经到了退场的时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已经很久不公开露面;即将年满60岁的前腾讯AI Lab主任张正友(1965年8月1日出生)和字节AI Lab主任李航(1988年从日本京都大学本科毕业,大概也是出生在1965-66年)也到了要退休的年龄。

(来源:新浪科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