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游戏论坛闲逛时,看见一个帖子说《逆水寒》手游更新了。这个 AI 浓度超高的游戏最近多了几位各有特色的「AI 娘」,还多了一种名叫「AI 大模型竞技场」的新玩法。
作为一家专业的人工智能媒体,AI 竞技场我们熟呀。目前 AI 领域最热门的竞技场当属 LMSYS Org 的 Chatbot Arena,其玩法也很简单:评估者与两个匿名模型互动,然后盲评这两个模型给出的响应。根据评估者反馈的胜负情况,LMSYS Org 还制作了一个动态更新的排行榜。可以看到,目前 Chatbot Arena 语言模型板块已经积累了 250 余万投票,同时暂居冠亚军的都是 Gemini 模型。
(来源:机器之心)
Chatbot Arena 语言模型排行榜前 10 名,截取自 1 月 14 日
当然,AI 大模型开发者乐于「打榜」的排行榜可不只 Chatbot Arena 一个,你能在网上找到大量基于各种不同基准的 AI 排行榜,如会全面比较性能、质量、价格、速度等多因素的 Artificial Analysis LLM Leaderboard、曾经很热门但现在可能有点过时的 SuperGLUE Leaderboard 和 ImageNet/COCO 挑战赛以及前段时间因为 OpenAI ο3 发布而备受关注的 ARC-AGI-PUB。
虽然许多排行榜已经不再是 AI 研究者的「热榜」,但它们为 AI 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却已经实在地印刻在了 AI 发展史中,毕竟新诞生的有效方法最早改变的往往都是排行榜。因此,排行榜的变化往往预示着新技术方法的诞生乃至范式上的转变。
不过将 AI 竞技场部署在游戏中?我们真还是第一次听说,尤其是《逆水寒》这个拥有上亿玩家的「国民级手游」。看来,我们得去上手研究一番了,而且我们也确实对「AI 娘」这个关键词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拿起手机,回到了阔别日久的江湖。
我们回到了上次离开的地方,万松书院。一抬头,却见旁边的二楼上多了一位正在放声大笑的姑娘。她看起来有点……呃……中二。她说自己名叫「越之安」,乃是一位从修仙世界穿越至此的魔尊!
惊讶之中,我们赶忙传送,不觉竟来到汴京虹桥。翻身上马,在神侯府的街角,我们遇到了两位仙姿玉骨的姑娘!她们姓童,姐姐叫做「千问」,妹妹名唤「星尘」。
星尘姑娘灵动活泼,喜爱扮演;而姐姐千问乃是一位书院夫子,谈吐如珠玑落盘,并且文采斐然。
而倘若你选择往皇城方向走,来到戏曲杂耍艺人云集的曲院街,你还能在戏台下面遇见一位会让你猜她是姐姐还是妹妹的宇小星,而她的当事姐妹则正在杭州薛妙手的药铺前方,思考着如何帮助他人,给人带去温暖。
我们还在江湖游历之时遇到过窦豆包和窦包包姐妹以及白文心和文一言……
千问、星尘、星野、豆包、越之安(面)、文心一言…… 她们的名字其实就已经暗示了她们的来历。我们也向《逆水寒》确认了这一点,这些 NPC 背后正是阿里、百度、MiniMax、月之暗面、字节跳动这五家国内头部 AI 厂商的大模型。这一次,他们一共带来了九位 AI 娘!
确切地说,这些 AI 娘都是这五家公司的 AI 大模型的拟人化形象,同时这些大模型也是最早入驻《逆水寒》AI 大模型竞技场的「参赛者」。
经常闯荡《逆水寒》江湖的玩家都知道,这款国民级手游一诞生便是实打实的「AI 游戏」。玩家早就可以在 AI 的帮助下给角色捏脸,与网易伏羲自研 AI 驱动的 NPC 交流,用 AI 剧组拍戏,甚至捏出「AI 智能生命体」作为自己的门客……看起来,九位 AI 娘的到来以及 AI 大模型竞技场的设立其实是《逆水寒》「AI+游戏」战略的进一步延续,向外部模型开放也可说是迈出了划时代一大步,并且他们还会继续前进。
《逆水寒》告诉机器之心:「未来我们还希望通过竞技场和更多服务商合作,在游戏中创造更多的与 AI 深度结合的场景,推动技术变革和『东部世界』的到来。」
聚集五大厂商,全球首次
在游戏内开设 AI 大模型竞技场
其实,《逆水寒》的 AI 大模型竞技场在去年 11 月份就已经上线了,其被设置成了「游历」中一种有概率触发的玩法。策略,甚至形成社区支持,帮助开发者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而相对地,传统 AI 竞技场可能更多是个体的比较。
另外,由于玩家群体的多样性,游戏中的 AI 竞技场往往能比传统 AI 竞技场(通常仅能吸引 AI 技术爱好者)吸引更广泛的用户参与。这样一来,就能从多个维度、从多种角度对 AI 进行评价。这种多元化反馈的重要性已经在 AI 对齐和社会影响等相关研究中被强调了无数次。《逆水寒》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其 AI 大模型竞技场没有规定玩家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评价 AI 的响应,而是将评估指标交给了玩家,并且玩家还可以自行编写点评。
当然,《逆水寒》巨大的玩家规模对 AI 大模型厂商来说也极具吸引力。目前,这个 AI 大模型竞技场已经吸引了阿里、百度、MiniMax、月之暗面、字节跳动这五家国内头部 AI 厂商带着自家 AI 模型入驻,即通义、文心、abab、Kimi 和豆包。《逆水寒》也表示大门会持续开放,因此可以预见不久后还能看到更多 AI 智能体踏足这片江湖。
最后,对于玩家,AI 的加入也大大有利。最起码的,它们能让游戏更加好玩 —— 有头脑的 AI NPC 可比只会重复固定台词的传统 NPC 有趣多了!AI 还能随着游戏的更新而不断演进,优化其行为表现,给玩家提供持续的新鲜感和挑战。《逆水寒》也表示会基于 AI 大模型竞技场开发更多玩法。
具体技术上,《逆水寒》表示这个 AI 大模型竞技场是基于网易伏羲 AOP 框架构建的,即面向智能体编程(Agent Oriented Programming)。该框架可将大模型建模为统一的智能体,从而极大简化了 AI 接入到《逆水寒》游戏的流程。
另外,我们还向网易伏羲提出了一个数据上疑问:假如玩家胡乱提问,或者随意投票和点评,该怎么办?网易伏羲当然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并已部署一些应对措施。他们表示,为了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网易伏羲进行了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实验,综合性地评估了玩家多样性的选择对数据有效性的影响;基于这些实验结果,他们部署了可以滤除无效信息的过滤机制,从而可以保证最终结果的客观和有效。
可以说在如此受欢迎的游戏中开设 AI 大模型竞技场是一项极具开创性的举措。这不仅能展现 AI 技术在实时互动和复杂决策中的潜力,还能推进「AI+娱乐」的边界,为行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方向提供灵感。《逆水寒》的这一创举正好在游戏与科技的交汇点上,可为双方都开辟出更多可能性。
AI 娘,或温柔婉约,或直爽洒脱,各擅奇艺,尽展风华。除了她们,你还能在街头巷尾偶遇其他网易自家大模型驱动的 AI NPC。
在汴京的虹桥附近,就有不少 AI NPC 聚集在这里等着玩家们与他们互动。不仅如此,他们之间还能彼此互动。有一次,当我路过此处时,正巧遇见了 AI NPC 孙小溪与僧人弥乐发生了争执。
此外,这些 AI NPC 也能流畅地回答玩家的离题话题 —— 你甚至能与他们讨论宇宙飞船和人工智能。《逆水寒》为这些角色配置的音色也非常合适,如果以后能配置上实时语音能力,或许还能更加好玩。
据逆水寒介绍,这些 AI NPC 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喜好、目的,会遵循人情世故、大宋律法、江湖法礼、是非善恶等观念和规则。
他们会自主游历江湖,主动结交好友,不断产生新的记忆,反过来迭代进化自己的各种观念…… 比如之前我在虹桥附近向孙皓等 NPC 散播了杭州城郊外有一艘宇宙飞船的(假)消息,后来我遇到「风流先生」时,他竟然主动说起了宇宙飞船,还添油加醋地说那里有陨石。
伴随着 AI NPC 逐渐成长为一个个有着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数字生命」,逆水寒的世界也将形成动态发展、自我更新的江湖社会网络。
更令人激动的是,每个人都能为这个社会添砖加瓦。在《逆水寒》,你可以自己捏智能 NPC,并为自己的「自捏江湖友人」量身打造独一无二的外貌与声音。还能根据《逆水寒》独一档的 AI 功能,赋予其智商、情商、性格等「灵魂特征」,令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与你一起行走江湖。
除了 AI NPC,在网易伏羲 AI 技术加持下,《逆水寒》中还整合了其它许多 AI 能力,包括 AI 副本队友、AI 捏脸染色、AI 自定义语音、AI 大宋头条、AI 作诗作画、AI 离线玩家、AI 剧组模式、AI 翻拍等等。
在《逆水寒》江湖中闯荡一番后,我们的整体感受就是 AI 已经无处不在,并已经深刻嵌入到这个江湖世界的底层叙事和玩法之中。纵观当今的游戏行业,《逆水寒》在「AI+游戏」之路上是走得最激进的游戏,甚至可能没有之一。网易 CEO 丁磊曾表示:「要牢牢抓住 AI 这个百年不遇机遇。」从《逆水寒》以及其它网易系游戏的 AI 浓度来看,网易确实非常努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前段时间,AI+游戏赛道爆出了几个大新闻:无需游戏引擎,视频模型直出实时交互可玩的游戏Oasis;谷歌推出了会「自己生长」的《模拟人生》式游戏Unbounded。然而,与这些仍在实验阶段的项目不同,《逆水寒》选择了一条更贴近玩家的渐进式路径,将 AI 技术无缝融入 MMO 生态,从玩法到体验,全面革新了传统 MMORPG 的可能性。
AI+游戏的前景甚至让伊隆・马斯克也按捺不住了,表示下一步计划是:「创立 AI 游戏工作室,让游戏再次伟大」。但他可能不知道《逆水寒》早已引领在前。据说马斯克发布下面这条推文后,有很多玩家后台私信《逆水寒》:「这下逆子真的遥遥领先了!建国同志没通知马厂长 AI 游戏已经做出来了,而且已经让 MMO 再次伟大了,马厂长进度落后起码快 2 年了。」
《逆水寒》通过 AI 技术的深入应用,正在重新定义游戏世界的边界。从九位 AI 娘的活灵活现,到竞技场玩法的趣味横生,再到无处不在的智能互动,这片江湖早已不只是人的江湖,也是 AI 的江湖。
AI 与游戏的结合不仅仅是娱乐体验的提升,更是一次产业模式的深刻变革。通过 AI 技术,游戏能够更加贴近玩家需求,提供个性化、沉浸式的体验。这种技术与内容的双向驱动,让游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艺术形式。
据我们了解,《逆水寒》游戏中的各式 AI 能力主要由网易伏羲提供支持,并且这些能力也并不局限于这一款游戏。《永劫无间》、《倩女幽魂》、《全明星街球派对》等多款网易系游戏都已上线自己各具特色的 AI 玩法,包括 AI 队友、AI 萌娃、AI 对抗竞赛等。在前些天的 CES 2025 上,英伟达还宣布,将与网易雷火和伏羲实验室合作使用 NVIDIA ACE 技术在《永劫无间手游》PC 版中部署基于本地推理的 AI 队友,其不仅支持实时语音沟通,还能实时观察战场局势并与玩家一起制定战术!
对于 AI 行业来说,游戏基本上已经成为研发和测试 AI 的最主流平台之一。从围棋等棋盘游戏到《毁灭战士》、《星际争霸 II》等视频游戏,在游戏环境中诞生和优化的新技术数不胜数。比如,AlphaGo 不仅改变了围棋的竞技格局,还推动了深度强化学习的发展。又如,OpenAI Five 在《Dota 2》中的出色表现,展现了多智能体合作和长时间决策的能力,又启发了自动化决策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我的世界》更是早已成为低成本测验各种 AI 技术的平台。前段时间,斯坦福还搭建了一个智能体小镇 Smallville 来研究多智能体交互与人类行为模拟。
AI 行业之外,诺奖级 AlphaFold 是一大经典案例。另一个例子是游戏引擎 Unity 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开发中的应用。Unity 提供的 AI 训练环境可让开发者模拟不同的物理环境,以便训练和测试智能体,极大助力了机器人导航和决策技术的发展。此外,基于 OpenAI GPT-3 开发的互动式文字冒险游戏《AI Dungeon》也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可帮助学生通过互动式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甚至被用作语言学习工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数据处理到人机交互,游戏 AI 的技术实践正影响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未来,当 AI 技术更加成熟,游戏世界可能会成为人类与智能共创的最佳平台。无论是生成独特的故事线,还是构建自适应的虚拟生态,玩家与 AI 的协作将为我们打开通往未知可能性的大门。
江湖未远,未来已来。《逆水寒》的探索也只是起点,属于「AI+游戏」的精彩篇章还在书写之中。
关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