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献策 助力香港提升金融地位
【财华社讯】11月28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消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享负盛名,更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全球第三。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求进,新一份施政报告融合和吸纳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及不同界别意见,提出多项建议,进一步巩固及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紧贴时势,通过特首政策组的研究成果对接机制,与政策组紧密沟通,出谋献策,他们的意见是政策论证过程的重要参考。
施政报告提出,香港需积极拓展及深化海外网络,包括与中东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的金融合作,并落实追踪香港股票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在中东上市,以吸纳当地资金配置于港股。
本身是金融发展局主席的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李律仁认为,施政报告提出全方位的国际化策略,且很快已有追踪港股的ETF在沙特阿拉伯挂牌和交易,他更亲赴当地参与首只相关ETF的敲钟仪式。
李律仁说,该ETF在当日更成为沙特市场最活跃的交投产品,可见当地对投资于香港,以至投资于中国甚有兴趣。
施政报告也提出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并持续争取海内外企业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
特首政策组专家组另一名成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容永祺从事保险业超过40年,认为香港能在相关范畴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
他说,企业到不同地方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风险。国家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有良好发展空间,香港在风险管理及保险规划方面可发挥重要角色;企业在香港成立专属自保公司,不仅可保障企业在内地的发展,也可保障其海外业务。
深化互联互通方面,施政报告提及要丰富离岸人民币业务。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形容,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可提前部署、驳通管道,方便资金流入香港。
李律仁补充,香港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龙头」,其他地区在这方面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香港,而香港未来的发展,也需要有让货币流通的渠道、使用者,以及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有一定程度的互通,这些要素在施政报告都有提及。
容永祺则表示,即使是超大规模的人民币债券,香港适合也有能力承接,又认为数字人民币是下一步研究方向,内地与香港可探讨未来在相关范畴互通,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
(来源:财华社)
上一篇新聞
相關文章
- 1小時前
- 余伟文谈Evergreen项目:从概念到实践
- 22小時前
- 深圳:到2027年底推动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
- 22小時前
- 深圳:联通香港资本市场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
- 昨天
- 香港金管局及证监会:多方面优化香港资本市场 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昨天
- 2018年底至2024年11月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市值前五企业总市值涨幅接近1倍
- 昨天
-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
- 前天
- 香港10月出口同比上升3.5%
- 前天
- 许正宇:积极推进房托基金通、南向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等新项目
- 前天
- 李家超率团访大湾区 深化粤港经贸合作
- 前天
- 央行等九部门联合召开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工作推进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