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贸易格局加速演变 产业链企业有风控诉求 期盼更多期货品种创新

2024年11月11日,08时08分12秒 国内动态 阅读 17 views 次

全球油气贸易格局加速演变 产业链企业有风控诉求 期盼更多期货品种创新

◎记者 费天元

11月8日至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在上海举办。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期货和衍生品工具应用是现场参会嘉宾讨论的重要话题。受访的油气产业链人士普遍表示,在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下,全球油气贸易格局近年来加速演变,使用期货和衍生品管理企业日常经营风险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产业链还对我国油气期货工具的进一步创新满怀期待。

原油贸易加速期现融合

恒力集团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公司现列世界500强第81位。本次会议期间,恒力衍生品学院院长管大宇接受了记者采访,谈到他对全球原油贸易格局演变及对期货和衍生品工具应用的思考。

管大宇表示,全球原油贸易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体系。在之前的二三十年,原油市场一度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贸易格局,表现为原油价格呈现较为规律的季节性波动,同时参与各方也形成较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

“但从2018年尤其是202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导致原油供应链加速重构,油价反季节性波动非常频繁。作为产业链下游的炼化、石化等企业,其连续生产的特性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挑战。而且从当前时点看,原油市场新的稳定格局还没有形成。”管大宇说。

在此背景下,使用期货和衍生品管理企业日常经营风险已是产业大势所趋。据管大宇观察,近年来,产业链企业对价格管理有着很强的诉求,同时对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上海原油期货2018年上市以来经受住了“负油价”、地缘政治冲突等极端行情考验,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在管大宇看来,近年来产业链企业对于上海原油期货的接受度、使用度均明显提升。反映到价格上,上海原油期货从起初完全跟随布伦特、WTI等海外价格,转变为自2020年开始逐步展现了一定的价格独立性。

“这是与中国原油产销大国的地位相匹配的,体现了中国市场的定价权,也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对冲工具。目前,上海原油期货已成为中国原油市场的定价之锚,一方面对产业链企业日常经营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也成为产业链企业套期保值、锁定加工利润的重要工具。”管大宇说。

天然气市场面临新挑战

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是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的新锐力量,公司原油、天然气等年贸易量超5000万吨,年营业收入逾1500亿元。在振华石油天然气事业部总经理邢晔看来,近年来全球天然气价格屡现极端行情,给产业链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邢晔表示,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洲地区的天然气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是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如欧洲TTF价格一度突破90美元/MMBtu,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极限价格;二是全球天然气贸易流向转变,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急转直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LNG出口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开放方兴未艾,LNG接收站投资浪潮迭起。尤其随着2019年12月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中国LNG市场化进程加速,大量新兴参与者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