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保险陈荣声:看好大湾区跨境保险服务中心落地

2024年03月24日,15时10分18秒 投资建议 阅读 11 views 次

在友邦保险集团2023年40.34亿美元新业务价值(VONB)中,承载集团中国内地业务的友邦人寿是其中的重要贡献者。财报数据显示,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长20%至10.37亿美元,在友邦保险的所有业务分部中排名第二。

“相信代表中国内地市场的友邦人寿,未来会是我们集团最大的新业务价值贡献者。”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及集团首席分销总监陈荣声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看好内地市场成为集团VONB最大贡献者

业绩数据显示,友邦保险2023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3%,年化新保费则大幅上升45%至历史新高的76.50亿美元。

其中,友邦保险香港业务和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的全资子公司友邦人寿是最大的两个贡献者。友邦保险香港业务2023年凭借内地访客投保的爆发性增长以及本地市场客户群的增长实现新业务价值14.3亿美元,同比涨幅高达82%;友邦人寿则凭借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的增长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20%至10.37亿美元,其中由于疫情影响减弱,2023年2月至12月同比增幅达28%。

尽管目前友邦人寿在集团内的新业务价值仍排名第二,但陈荣声对记者表示,它未来会成为集团内新业务价值的最大贡献者。

他给出的支撑逻辑是友邦人寿在中国内地市场通过区域拓展获得的增量,以及国内仍然较低的保险渗透率。

借助于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利好政策,2020年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完成“分改子”改建为友邦人寿,尝得我国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的“头啖汤”。此后,友邦人寿在内地开启了地域扩张的步伐,在四川、湖北、河北、天津、河南等省市相继有新的分支机构获批设立或改建。

“分改子以后,我们的展业区域从过去的5个省市拓展到了目前的10个,我相信每年还有机会再拓展一到两个新的省级分公司牌照。”陈荣声称。

这些新区域给友邦人寿带来了可观的增量。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友邦人寿在新区域的活动人力实现60%的增长,营销员招募提升77%。同时,陈荣声介绍称,新地区在2023年创造了55%的营销员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为2023年友邦人寿的营销员新业务价值带来约5%的贡献。

不过,友邦人寿过去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展业,如今新拓市场较多为二线城市,是否会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

对此,陈荣生解释称:“友邦人寿针对的客户群体集中在中产及以上人群,而二线城市也有许多目标客群,这些客群的储蓄率相对较高,他们不仅有保障性需求,也逐渐认为长期储蓄型和养老年金保险是一个非常好的长期储蓄渠道,结合目前中国内地仅有不到4%的保险深度,所以我们对未来保险业务发展很有信心。”陈荣声表示。

陈荣声介绍称,友邦人寿对于二线城市的产品策略仍然会做一些因地制宜的调整,例如相对于一线城市,对于二线城市的同样产品调低最低保额的要求,以配合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差异。

“在现有业务范围和新区域,中国内地市场为友邦保险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所以我非常看好友邦人寿的前景。”据他透露,今年前两个月,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市场仍收获了双位数的新业务价值增长。

把握大湾区发展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保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们非常看好大湾区给保险业带来的机会。”陈荣声表示。

他观察到的情况是,一方面,内地消费者赴港投保热度不减,另一方面,香港居民也会到内地购物、投保。在这种跨境流动之下,大湾区跨境保险的进展一直是业内所关注的。

目前,跨境车险业务已在大湾区落地,“澳车北上”“港车北上”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政策之下,粤港澳实现了“三地保单、一地购买”。但在更广泛的“跨境保险通”上,监管表示目前开始试点的时机尚不成熟。

“跨境保险通”指的是港澳保险机构无须在内地设立商业存在,可直接向内地消费者跨境销售保险产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月对此解释称,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对保险业务经营主体的要求以及对境内保险投保的要求存在冲突。此外,港澳的保险监管政策、产品费率、产品销售等政策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在不设商业存在的前提下在内地销售保险产品,可能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现阶段直接开展试点的时机尚不成熟。

“我们很期待大湾区接下来关于跨境保险的措施。从目前情况来看,跨境保险服务中心可能比较有机会实现。借助这个服务中心实现理赔服务,是踏出跨境保险的第一步。同时,我们也期待在大湾区内实现医疗、养老等服务方面的区域之间的互补。”陈荣声表示。

事实上,“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正在加紧落地过程中。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前期曾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实地调研,多次征求并听取相关意见,研究形成了工作方案。之后将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争取保险服务中心早日落地,为合法持有港澳人身险保单的大湾区内地居民提供售后服务。但目前,上述相关跨境保险产品均由保险消费者向本地保险公司购买,并不涉及跨境销售。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