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密集转让58.06亿元信用卡不良债权 专家: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表现相关性强 经济下行周期的不良资产还未充分显现

2023年10月20日,15时17分35秒 全球总览 阅读 19 views 次
光大银行密集转让58.06亿元信用卡不良债权 专家: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表现相关性强 经济下行周期的不良资产还未充分显现 © Reuters. 光大银行密集转让58.06亿元信用卡不良债权 专家: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表现相关性强 经济下行周期的不良资产还未充分显现

财联社10月20日讯(记者 史思同)近日,光大银行在银登中心网站接连发布了7期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招商公告,年内共发布约12条相关不良资产处置信息。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光大银行不良贷款有所抬升,不良率较上年末增加0.05个百分点为1.30%。彼时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表示,该行不良资产的生成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消费信贷以及房产领域,当前信用卡及消费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还处在压力区间。

实际上,今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资产转让活跃,年内已有包括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约20家银行先后在银登中心发布各类不良资产转让信息约百条,涉及对公或个贷以及信用卡等多方面。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银行自身经营能力及区域方面差异以外,银行盈利水平、资产质量与实体经济表现相关性强。目前国内经济呈现良好恢复态势,宏观政策支持,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持续改善。但由于银行坏账、不良率会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滞后性,经济下行周期出现的不良资产可能还未充分显现,后续还需持续关注银行相关披露。

上半年不良率抬头,光大银行转让58.06亿元信用卡不良贷款

据财联社记者梳理,光大银行此次发布的7期不良贷款项目均为个人信用卡透支,共有240324笔、239493户信用卡不良贷款,债权金额合计达58.06亿元以上。

在上海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郑嘉伟看来,光大银行此番密集推出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是为加大该行不良资产处置,这对于盘活公司整体资产和现金流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复苏,企业经营改善,同时积极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有助于银行盈利的改善等。

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光大银行信用卡规模持续增长,上半年末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225.41亿元,同比增长4.90%;同时信用卡客户达4954.58万户,新增189.92万户,交易金额达12439.23亿元。

但同时该行不良贷款方面也有所抬升,上半年末其不良贷款余额488.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1.4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0%,较上年末增加0.05个百分点。

彼时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从资产质量结构上看,其银行不良资产的生成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消费信贷以及房产领域,与当前市场的整体状况相一致。

“在信用卡和消费信贷方面,主要是因当前国内需求仍然不足,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居民收入有所下降,所以信用卡及消费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还处在压力区间。”杨兵兵表示,预计随着经济复苏,相关行业的风险水平将有所降低。同时光大银行也将加强风险管理,一是优化客户结构,二是强化授信准入,三是对存量进行主动管理,来提升相关领域的资产质量。

郑嘉伟告诉财联社记者,根据监管公布数据,国内银行上半年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62%。仅从目前不良率水平来看,光大银行上半年的不良贷款率是远低于行业整体平均水平的。

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德勤在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中指出,12家境内商业银行(六大国行及招商、兴业、浦发、中信、光大、平安)上半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70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18亿元,增幅6.33%,低于同期贷款余额8.02%的增幅。而其中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速最高为9.28%,远高于同期4.70%的贷款余额增速。

近20家银行发布百条不良资产转让项目,未来资产质量需持续关注

今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资产转让活跃,财联社记者据银登网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包括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近20家银行先后发布各类不良资产转让信息约百条,涉及对公或个贷以及信用卡等多方面。

“部分银行通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有助于释放信贷空间,提升资产质量和收益率水平等。”有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国内不良处置渠道拓宽,模式较为成熟,有催收、法律诉讼,核销部分呆坏账,债务重组、剥离,以及向部分专业化机构转让等多种方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从银行财报来看,国内银行不良率整体维持低位,拨备普遍高于监管要求,行业不良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同时银行也普遍保持盈利。”他表示。

监管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31亿元;不良贷款率1.62%,较上季末基本持平。

“目前商业银行的息差明显压缩,盈利水平、营收增速相较去年同期有所下行。但是整体来看,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是保持比较稳定的。”郑嘉伟告诉财联社记者,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和经济周期是相匹配的,但由于银行坏账、不良率会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滞后性,因此目前经济下行周期出现的不良资产还没有在银行报表里充分显现出来,后续还需要持续关注银行对外的披露。

同时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除了银行自身经营能力及区域方面差异以外,整体来看,银行盈利、资产质量与实体经济表现相关性强。目前国内经济呈现良好恢复态势,宏观政策支持,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预计银行资产质量将持续改善。

郑嘉伟进一步分析指出,整体来看,银行板块的估值水平处于近十年来比较低的阶段,市场对银行的悲观情绪已经反映在这个估值上面。未来随着整个基本面的回暖,包括三季度经济增速环比已经转正,经济动能不断增强,四季度有望进一步加速。在后续稳增长的情况下,有助于银行估值水平的修复,成长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化解风险能力也会增强,不良率也将有所降低。

此外德勤报告也指出,2023年上半年,企业经营恢复仍面临一定的压力,就业市场不景气以及居民收入预期不稳,部分企业和个人还款能力承压,银行资产质量管控仍面临较大挑战。不过境内银行通过积极优化信贷政策、持续完善资产投放结构、加强资产风险全面防控并加速资产处置等多种举措,资产质量基础得到不断夯实,整体风险可控。

(来源:英为财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