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答卷|观势安徽

2023年12月25日,16时09分19秒 国内动态 阅读 35 views 次

神州答卷|观势安徽

新华网合肥12月25日电 题:观势安徽

这一年看安徽,看安徽这一年,如果以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势”。

生活在安徽、创业就业在安徽或是投资在安徽的人,2023年对身处之域的“势”,认知更清晰、感知更显著。

认知安徽之“势”,来自安徽自身的“观势谋势”。这一年,安徽陈述最多的是:“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这是识安徽大势。其进一步“白描”,铺陈国家战略在此的多重叠加和五大优势。这是观安徽势能。再深入“勾线”,发布努力建设“七个强省”的五年目标。这是谋安徽趋势。

感知安徽之“势”,来自高水平科创驱动下安徽若干产业的跨越表现出“势不可当”。量子计算、核聚变等技术成果迭代出新,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先进光伏制造等产业声势浩大,深空探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渐聚气势,新质生产力发展乘时乘势。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这一年的安徽,观势识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

识势

察势者智。观势识势,才能应势而动。

曾经,安徽辨识度最高的是小岗村、黄山、粮食、劳务输出。近几年,科技创新、智能智造、“网红”合肥,以及量子、“小太阳”、汽车、AI大模型等,成为安徽标签。

2023年前三季度,安徽经济总量为3.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十,实现资金、技术、人口、人才“四个净流入”。

何为今日安徽?

“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

这是安徽2023年内最深入人心的“官宣”,简洁明了刻画发展大势,“势”在人为给干部鼓劲加油。这一年,在安徽全省性大小会议上、省级领导会见八方宾客时,这一安徽之“势”频频被阐述。

神州答卷|观势安徽神州答卷|观势安徽

说者主动识势,听者清晰观势,不由自主融入其势之中,并想探寻何以安徽之势。

在众多公开重要场合,安徽党政官员同样向海内外客商、向高层次人才、向创业就业者反复不断地谈到安徽优势,这是安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势能。

我们看到,国家战略多重叠加赋予安徽最大势能。

安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四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唯一省份。安徽,曾是长三角的“旁听生”。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推动下,安徽成为“正式生”。借上长三角“东风”、搭上一体化“快车”,这是安徽最大的政策红利。

神州答卷|观势安徽神州答卷|观势安徽

这是在滁州市拍摄的滁宁城际铁路列车(6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我们看到,厚积薄发的安徽喷涌强劲动能。

2023年年中的中共安徽省委全会上,首次系统概括了安徽五大优势:

创新活跃强劲。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列全国第7、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已建、在建、将建的大科学装置12个,居各省前列;独角兽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全国第6,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8。

制造特色鲜明。五六年前安徽曾引以为豪:国内每三台冰箱、每四台洗衣机、每五台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两三年前安徽骄傲的是:全球1/10的笔记本电脑、1/5的液晶显示屏安徽造;如今安徽制造业自信添增新频道:全国约1/11的新能源汽车、1/11的动力电池、1/8的太阳能电池、1/3的光伏逆变器、1/2的光伏玻璃“安徽造”。

生态资源良好。安徽坐拥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以及黄山、大别山、天柱山等,是美丽中国的生动缩影。跨省生态保护补偿的“新安江模式”等从安徽走向全国。

内陆腹地广阔。安徽地接南北、居中靠东、拥江达海。以合肥为圆心的500公里半径内,集聚全国30%的人口、35%的经济总量和40%的消费市场。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安徽是五千多年文明史从未间断的少数省份之一。走进安徽名人馆,映入眼帘的是管仲、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包拯、朱熹、朱元璋、刘铭传、陈独秀、邓稼先、杨振宁等一大批名人塑像,文化自信扑面而来。

我们看到,深层次改革激发安徽最大潜能。

45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近年来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在安徽加快推进。改革科技体制,打造科大硅谷,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深度融合,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生态圈;建设安徽自贸区、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创新活力源源不断涌现。

科学识势,还在于保持理性清醒,进而扬长补短。经济总量不够大、人均GDP也不够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安徽省情,2022年安徽有6个市经济总量不足2000亿元;产业和能源结构有待优化,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偏少。

谋势

谋划大棋局,既要谋子更要谋势。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安徽将“三地一区”确立为自身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即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2023年年中的中共安徽省委全会为安徽高质量发展谋大势、定方向:到2027年努力建设“七个强省”——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这大致是未来的安徽,是路线图,也努力变成实景图。

神州答卷|观势安徽神州答卷|观势安徽

善战者,求之于势。谋势取势,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年中最先应势而动的,是谋科技强省之势。4月,安徽省委明确定调: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旗帜性抓手,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

6月至12月,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农业强省、生态强省、文化强省、人才强省等的推进会陆续召开,一一谋定目标、路径、政策、措施。

“将汽车产业作为安徽首位产业。”

这大概是2023年汽车业界最关注的新闻之一。6月,一场从省级开到市、县、聚焦新能源汽车强省建设的推进大会在安徽召开,邀请与会的既有整车制造商又有零部件商,还有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会上宣布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布局。

就一个产业召开如此规模的会议,这在安徽近年历史上并不多见。

不仅是汽车。11月,安徽省委再次召开类似规模的产业发展推进会。全球排名前十的光伏制造企业已有7家在安徽布局,乘行业风口之势,安徽明确以先进技术、下一代技术牵引,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神州答卷|观势安徽神州答卷|观势安徽

9月20日,人们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一年,安徽确定了鼓舞士气的制造业目标:培育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营收破万亿元级产业,以及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5个5000亿元、一批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这既是谋产业壮大之子,更是谋科创引领的制造强省之势。

识势谋势,产业是一个维度,地市是另一个维度。

从9月至12月,安徽省委常委会现场办公会先后搬到合肥市、阜阳市、宣城市、宿州市,面对面与地市干部识当地之势、谋未来发展之策,现场回应地市提出的迫切需要的一系列难题。这一形式将陆续覆盖全省所有地市。

微观到企业,安徽也在助力谋势。

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这是合肥市为自己揽的“新活”,提供“应用场景”纳入合肥的创新要素保障。2023年,从事无人驾驶飞行器系统服务的深圳企业亿航智能,抱着看一看的心态来到合肥,政府牵线为它找到了应用场景——参与骆岗生态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如今这家企业已正式落地合肥。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蓄势

谋势,唯在落实。因势而新,蓄势成势。

对所谋之势了然于胸,就能看懂安徽一系列蓄势之举的内在逻辑。

神州答卷|观势安徽神州答卷|观势安徽

这一年,未来产业在安徽蓄势前行。

胸怀国之大者,安徽举全省之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努力推进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早在2021年,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就面向全球招标总体规划,高起点谋划未来产业。这里已布局大科学装置8个,2023年深空科学城也在其中布局。

量子是“0到1”的原始创新。量子通讯、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安徽从无到有。2023年10月,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机在安徽诞生,它比超算快一亿亿倍。这一年,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在合肥开工建设,安徽已集聚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60余家、居全国首位。

一边是量子计算实现更快,一边是量子产业革命能观其势。

2023年4月,合肥“科学岛”上,被称为“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前沿技术研究大科学装置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世界记录。不远处,一座俯视形如凤凰的聚变堆主机大科学装置部分建成运行,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也启动建设。11月,6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合肥成立聚变产业联盟,致力未来打造世界级聚变能源产业集群。

一边是“小太阳”创造“热”的纪录,一边是聚变能源未来产业可见升温。

2022年国家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合肥。2023年,这里成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支撑实施单位。合肥将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重要的未来产业,力争“十四五”末卫星制造、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数据应用等形成产值约1000亿元。

一边是深空探测从梦想走向现实,一边是空天信息产业未来可期。

神州答卷|观势安徽神州答卷|观势安徽

这是9月13日拍摄的位于安徽芜湖的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一年,战新产业在安徽蓄势壮大。

2023年5月,科大讯飞发布星火认知大模型,至10月已升级为V3.0版。安徽乘势出台“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继此前将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落地安徽,2023年5月,德国大众集团在合肥建立总部之外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中心,投资约10亿欧元,全球业界为之关注。

大众在安徽总投资已超过230亿元。从投资制造到落户研发,大众持续增资代表了安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突破,这是外企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来自于安徽造车之势的磁吸力。

一组数据可以感受这一年跑起来的安徽汽车之势:前11个月,安徽汽车产量217.8万辆、增长42.7%,居全国第2;新能源汽车产量78万辆、增长63.2%,居全国第4;汽车出口104.4万辆、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全国第1。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工项目267个,投产178个。若干年前“芯屏器合”的产业地标,已经实质性成为“芯屏汽合”。

再用一组数据透视先进光伏制造业成势:2023年前三季度,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101.9亿元、居全国第3。

2023年11月,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安徽蚌埠市召开,集中展示的安徽新材料产品令人惊叹:有薄如蝉翼的世界最薄玻璃,有轻如鸿毛的新型气凝胶,有细如发丝的箔,有强如钢铁的陶铝新材料。前11个月,安徽新材料产业产值达4800亿元。

2023年前11个月,安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4万亿元,中西部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41.8%;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居全国第5;在排名前10的外贸省份中,安徽进出口总额增速、出口增速居第1。

我们的一位同事,过去苦恼在安徽没有太多对外报道资源,而这一年他在安徽采写拍摄过的外国友人超过百位。

这背后,能看到一年来安徽扩大“朋友圈”一系列活动的影子: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论坛、投资安徽行、“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天下徽商圆桌会、海客圆桌会、人才安徽行、徽商回归等。

观势安徽这一年,最真切的感受是: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识势谋势蓄势、取势起势兴势。拭目以待明日安徽。

策划:刘菁、储学军、钱彤

监制:周红军

执行:万方

统筹:汤阳

文字记者:刘菁、马姝瑞

海报设计:刘旭峰

编辑:曹滢、李东标、黄博阳

(来源:中证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