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意味着更多机会!太保管理层回应热点:对中国市场总体持乐观态度

2023年10月31日,14时19分53秒 机构观点 阅读 9 views 次

波动意味着更多机会!太保管理层回应热点:对中国市场总体持乐观态度

中国太保于10月27日晚间发布的2023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047.75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31.49亿元,同比下降24.4%。

10月30日下午召开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国太保集团管理层就净利下滑原因、寿险转型进展以及资产投资策略等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答复。

两因素影响净利表现

受资本市场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市险企三季报普遍出现净利下滑。按新准则,上市险企净利润下滑幅度区间为5.6%至35.97%。

谈及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原因,中国太保集团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张远瀚表示,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下行合并会计准则切换的影响。

他解释道,2022年公司报告未追溯I9(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资本市场波动也未完全反映到利润中,同时公司去年投资收益处于不低水平。2023年财报执行新会计准则,加上资本市场波动完全体现在净利润中,所以受连续资本市场下行影响,该公司投资收益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太保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未年化)为3.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未年化)为2.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市场波动或意味着更多机会

谈及市场波动下的资产配置策略,中国太保集团首席投资官苏罡表示,过去五年中,太保一直坚持“哑铃型”的资产配置,现在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从过去配置效果来看,对于有效战胜长期负债成本起到了非常好的持续改善作用。

苏罡表示,虽然当前权益市场面临巨大波动,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未必不是意味着更多机会,危中有机。对中国区域市场长期发展向好持总体相对乐观态度。在当前这样估值相对比较有利的区间,对于保险资金这样的长期资金来说,关键是坚持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的稳定性,确保在赛道选择、结构优化方面保持一贯的投资策略,相信最终会实现相对市场来说更优的资产配置结果,在战胜长期负债成本方面达到最终预期。

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对于保险公司管控负债成本同样带来挑战。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表示,该公司在一直主动积极跟踪管理负债成本,预定利率产品切为公司产品结构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透露,今年10月份,该公司重疾险产品新业务价值占比已接近30%,未来希望分红险、传统险分别占比30%左右,这种“334”的产品结构对保险公司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长航”二期转型逐步落地

虽然投资端承压,但从负债端来看,上市险企保险业务整体表现良好。中国太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规模保费2226.25亿元,同比增长6.2%;新业务价值103.28亿元,同比增长36.8%。

2022年1月,太保寿险正式启动个险改革的“长航”转型。对于长航转型进展和预期,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表示,长航行动实施进程基本符合管理层预期。“长航”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30日完成,核心在于专注于渠道转型。今年7月1日正式启动的“长航”二期工程专注于内勤转型,通过改变生产关系进一步释放生产力,让外勤的自我经营从塑形转向“成形”。

蔡强介绍,目前“长航”二期工程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赋能型总部的机构精简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相应的流程再造和省级机构部门精简优化希望能在年底完成。希望未来18个月,在人力优化、组织效能提升、赋能型总部落实以及经营性机构责任和能力强化方面进一步落实。

寿险保费增长显示寿险行业持续三年多的渠道改革正在显现成效。同时,今年7月31日3.5%预定利率人身险产品切换至3%,也催化人身险产品需求在4-7月阶段性爆发。

对于产品切换后的转型布局,蔡强表示,利率切换带来的一次性销售动能的确有助于寿险业绩提升,但公司转型核心在于能力建设,而不是某个产品或者方案的推动。目前该公司核心人力逐步趋稳,产能大幅提升,公司发展策略和节奏都在按照既定策略逐步落实。

当前,金融监管总局在银保渠道开展“报行合一”工作,强化产品备案管理。蔡强表示,目前,该公司银保渠道已经基本完成主要渠道的沟通和产品报备。(报行合一)有利于银保业务长期发展,也有利于减少恶性竞争,专注于提供长期价值和服务。相信按照监管指导方向,行业将会朝着更加健康、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