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展望中国经济:中长期需谨慎,不宜轻言强刺激

2023年10月30日,23时51分13秒 投资建议 阅读 30 views 次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复苏成为众多国际机构关注的焦点。

根据《IFF 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预期增长3.1%,低于2022年的3.4%。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在3.1%的疲软水平。而其中,中国经济预计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增长5.2%和5%。

在当前,关于中国经济复苏讨论较多的话题包括是否需要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中国的经济问题是否正在“日本化”、中国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为何经济数据持续向好,而市场情绪却相对悲观?

对此,在IFF国际金融论坛20周年全球年会上,多位与会专家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新三样”成为中国出口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专家张燕生以“三个不可低估”来概括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即3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可低估;经济转型升级所面对的困难不可低估;新的国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不可低估。

张燕生认为,这3个“不可低估”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讲,挑战不仅仅是短期的、中期的,而且是长期的。”他说。

张燕生表示,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地方资产负债状况修复存在一定困难、基础设施投资后续乏力、发展动能转换不平衡等,都将给经济带来新的挑战。

另外,稳外贸的难度也在加大,“影响中国进出口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外需萎缩,二是地缘政治,三是中国外贸企业转型。”张燕生说。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资深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出生率下降带来的劳动力队伍萎缩是中国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中国能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真正的由生产力提升来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张燕生认为,重大机遇之一是中国正在步入新经济,以创新驱动,旧经济也在加快转型升级;另外,中国未来的发展核心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数字技术革命、绿色革命、新能源革命也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之一,特别是以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新三样”为代表的产品成为中国出口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经济在反弹,不宜轻言强刺激

根据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增长持续恢复向好。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我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是一个积极变化。初步测算,四季度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表示,对中国经济短期前景不必太悲观,但是中长期仍需要谨慎。

“我最近在新加坡做了一个星期的路演,见了二十几位投资者,最大的一个困惑是,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但市场情绪却相对悲观,这当中出现了一个反差,我认为,这个反差可能不仅仅是对没有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失望,在很大程度上还反映了投资者对中长期增长潜力的担忧。”丁爽说。

丁爽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在反弹,在没有出现失业状态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不宜轻言强刺激,而是应该强调经济自身性的增长,采取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来改变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中国经济问题是否会日本化?丁爽认为,以中国现在城镇化的水平,包括各个区域发展的差异,还有很大的追赶余地,如果再配合宏观政策,有很大的机会能够避免经济的日本化。



用户登录